近日,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迎来鲜食玉米最佳采收时节。伴随大型收割机的轰鸣声,一个个玉米直接装车被送入加工车间。从鲜食玉米采摘到加工完成,整个过程不超过3小时。
青冈鲜食玉米产业以“快”当先。在日前举行的第43届中国鲜食玉米·速冻果蔬大会暨青冈产业合作交流大会上,大会组委会秘书长赵玉敏说:“青冈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支撑措施科学有力、区域品牌创建成效显著,鲜食玉米产业开发走在全国前列。”
继获得“全国中高端鲜食玉米生产示范基地”“国家鲜食玉米种植与加工标准化示范区”“全国鲜食玉米产业集群示范县”等称号后,青冈在此次大会上又添新荣誉——全国鲜食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
连日来,科技日报记者在青冈县访企业、进田地,探寻青冈玉米一路领“鲜”的密码。
科技助力“锁鲜”
近日,青冈县万德福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青冈县万德福粘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阮万超和工人忙得团团转。阮万超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种植鲜食玉米1万亩,日加工鲜食玉米60万—70万穗,产品已销往20多个省的城市。
收割、脱皮、筛选、清洗、蒸煮、速冻……阮万超介绍,为保证鲜食玉米的新鲜度和口感,整个过程要“快收、快运、快加工”。
青冈鲜食玉米的生长期约90天,刚进入乳熟期就要开始收获。玉米种植面积大,不可能在同一天内全部完成采收,于是企业根据加工能力,采取错峰种植策略。这样一来,整个收获季持续30多天,每天只需抢收刚成熟的玉米即可。
在快运方面,青冈通过土地托管连片种植、规模化经营,显著缩短运输时间和降低成本。基地大多在企业厂区周边,通过大型收割机采摘,一天可收获80—100亩地玉米,采摘完的玉米最快只需半个多小时就能送进加工车间。在加工环节,一些大型鲜食玉米企业将时间显著缩短,确保鲜食玉米的“锁鲜”效果。
“锁鲜”技术背后,是科技的强力支撑。
近年来,青冈县农业农村局参与起草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规程、速冻加工技术规程、真空包装加工技术规程等标准,规范鲜食玉米全产业链标准体系。青冈还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共建黑龙江首家鲜食玉米品质提升产业技术研究院,深入研究鲜食玉米产业发展课题。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绥化市委常委、青冈县委书记袁成宝说,国内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倍增,鲜食玉米良种价格翻番涨价。鲜食玉米产业是青冈促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不能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为提升育种自主创新能力,青冈还成立鲜食玉米品种研究所,研发鲜食玉米种子。青冈县万德福食品有限公司全程参与种子繁育试验。阮万超介绍,今年公司将100多亩土地作为鲜食玉米种子试验田,还在海南设立鲜食玉米种子南繁基地,加速推进品种对比试验和审定。
农民腰包更鼓
从“论斤卖”到“按穗卖”,青冈鲜食玉米渐成餐桌“新贵”,也成了青冈撬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金棒棒”。如今,青冈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已达17万亩,年产鲜食玉米4亿穗以上,年产值超6.5亿元。袁成宝介绍,近年来,青冈围绕玉米百亿产业发展目标,以标准化和产业化谋篇布局,把鲜食玉米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通过建基地、育龙头、强加工、创品牌,青冈鲜食玉米呈现全产业链发展态势。
青冈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不仅壮大了县域经济,也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齐洪侠是青冈县新村乡三排九村的致富能人。2022年,她牵头组建青冈县巧妇粘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鲜食玉米初加工速冻食品及杂粮、农副产品经销项目。“我们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达效。”齐洪侠告诉记者,2023年,合作社生产加工玉米浆包500万个,黏豆包、年糕、大黄米饭等产品100万斤左右,年营业额达800万元。
今年,齐洪侠成立了黑龙江省绿盛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带领合作社投资真空鲜食玉米加工项目。该项目预计年加工鲜食玉米300万穗。这两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50余个,带动员工人均年增收1.3万元。
目前,仅新村乡就有5家鲜食玉米生产企业。这些企业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土地流转收入,还吸纳季节性用工和长期务工人员,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以前种大田玉米,每亩地收入也就几百元。现在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鲜食玉米,每亩地能多收100多元。”三排九村村民单玉军高兴地说,他还在村里的鲜食玉米加工企业打工,每天能挣100多元,一年下来能增加不少收入。
在青冈,像单玉军这样的农民还有很多。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让他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和增收致富的梦想。
今年,青冈鲜食玉米再迎丰收,让农民喜笑颜开。袁成宝表示,青冈将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谱写青冈鲜食玉米“新鲜”篇章。(朱虹 李丽云 段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