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讯(章淑娟 刘启国 记者陈家华)同安封肉、姜母鸭、佛跳墙……走进厦门各大商超,货架上具有闽南地方特色食品的预制菜,备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厦门市预制菜产业发展迅速。为进一步推动预制菜产业做大做强,厦门市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厦门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立足岗位职能,从加快预制菜供厦标准建设、推进预制菜产业集约化发展、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着手,全力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厦门市共有预制菜生产企业285家,拥有安井、联华、绿进、如意三宝、古龙等一批预制菜龙头企业。
建立标准,引领品质提升
方便、快捷的预制菜成为了百姓餐桌上的新宠,不过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也成为其发展痛点。2022年12月,厦门市食安办依托供厦食品标准体系建设,第一时间对预制菜、预包装冷藏膳食产品标准和生产经营卫生规范、速冻面米制品等9个预制菜标准立项,组建标准起草专家组,优先启动标准制订工作。专家组在收集研究上海、广东等地地方标准基础上,对日本《盒饭及配菜卫生规范》,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即食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作了大量比较研究,制订并发布《供厦标准 预包装冷藏膳食》和《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卫生规范》两项供厦食品标准,率先在福建省建立了冷藏预制菜标准体系,让企业生产经营有标准、部门监管指导有依据。
厦门市冷藏预制菜团体标准新闻发布会现场 图片来源:厦门市市场监管局
厦门市已有见福、联华两家企业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自我申明执行冷藏预制菜供厦标准,并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联华(厦门)航空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取得了厦门市首张“预包装冷藏膳食”食品生产许可证。“作为航空餐配送企业,我们生产的饭团实际保质期可达3天。但在标准出台前,只能以中央厨房形式供餐,食品销售期限定在24小时,损耗率高,且无法进入商超。如今,我们的产品可以进入商超,生产规模实现了扩大化,销量也实现了增长”联华(厦门)航空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吴智锐表示,两个团体标准的制定更多的是从食品安全角度出发,严格把控关键环节和细节,从而保障食品的安全与健康。不仅规范了行业行为,促进预制菜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企业履行主体责任,驱动企业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惠及民生。
据厦门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供厦标准 预包装冷藏膳食》和《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卫生规范》两项标准从感官要求、理化指标、标签标识、保质期到生产、贮存、配送等多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例如:在理化指标方面,重点对微生物指标作出要求,对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作出规定(用于反映食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参照采用中国香港标准,对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6类常见致病菌作出规定,其中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要求不得检出,并参照中国台湾标准对总黄曲霉毒素作出限量要求,严格确保食品安全。在标签方面,从保障消费者知情权角度出发,要求在醒目位置标识保质期;保质期一般为24小时,最长不超过48小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应当标注到小时、分钟。在生产经营方面,明确了设施与设备、生产控制、成品贮存运输及销售、检验与监控、留样管理等13方面内容,对冷藏预制菜生产经营全过程各环节进行规定。特别是基于产品低温的特殊性,要求产品在热加工后应立即冷却,2小时内将膳食中心温度冷却到10℃以下,此后包装、成品贮存、运输、销售全过程温度都应控制在0-10℃。另外,考虑到目前厦门企业的生产规模,标准要求企业生产厂房面积应不少于5000平方米,生产车间面积应不少于2000平方米。厦门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还表示,为便于企业管理和操作,标准制定了冷藏预制菜生产经营过程监控指南作为附录,对原料检验、环境监测、过程监控、成品检验的监控指标、监控方法等作出具体规定,量化各项控制指标,确保企业按规范生产经营。
“目前,我们已将冷藏预制菜团体标准纳入供厦标准,与‘鹭品’品牌建设相结合,打造冷藏预制菜的‘厦门标准’。”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罗承贤说,接下来,市场监管部门还将加大标准制订力度,为保障预制菜产品食品安全、促进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厦门标准”。同时,推动“厦门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鼓励企业积极申请评定“鹭品”,形成厦门市预制菜特色品牌。
政策引导,推动产业发展
为支持预包装冷藏膳食产业发展,《供厦标准 预包装冷藏膳食》和《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卫生规范》两项供厦食品标准出台后,厦门市市场监管局还配套出台惠企政策,制定发布了《关于预包装冷藏膳食及即食鲜切果蔬等食品生产许可及事中事后监管相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预制菜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运用《供厦食品 预包装冷藏膳食》和《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卫生规范》团体标准作为食品生产许可和监督检查的依据。此项政策有效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范围,使企业充分发挥产能效益,在行业内更具竞争力。目前,厦门市已有2家企业取得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许可,1家企业取得即食鲜切果蔬生产许可,三家企业预制菜年产值预计达10亿元以上。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后,见福冷藏预制菜产品进入学校食堂、动车高铁,销量实现翻番;联华航空食品的产品已进入元初、天虹、罗森等各家超市,销售量增长三倍,发展成效明显。
“此前,厦门市企业从事冷藏预制菜生产加工,只能申请中央厨房或集中用餐配送等食品经营许可,无法满足企业扩大产能和拓展市场的需求。”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饶满华介绍。据调查统计,厦门市目前共有12家企业从事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加工。企业若能够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将大幅拉动产能和效益,2023年的产值有望超过10亿元。扶持政策的出台,将有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促进预制菜产业蓬勃发展。
2022年11月,福建省发布《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提出在厦门同安等地发展以肉产品为重点的预制菜产业基地。据悉,同安区已有预制菜相关企业91家,排名厦门市第一,可提供500多种菜品,涉及全国八大菜系,涵盖即食、即热、即烹和即配等全部类别。去年底,同安区成立了预制菜产业发展联合会,搭建行业交流平台,率先在厦门市出台了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政策,从产业园区建设、供应链平台建设等12个方面加大对预制菜产业的培育扶持力度。此外,东南预制菜产业研发中心和产品展示中心计划双双落地位于同安新城的厦门科学城内。研发中心将推动厦门市预制菜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合作,进行预制菜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研发和成果转化。
接下来,厦门市市场监管局还将持续推进预制菜产业集约化发展。一是重点加快预制菜仓储冷链物流配送能力提升和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二是支持产业集群发展,推动重点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三是完善预制菜研发、检验检测、冷链物流、产品交易等专业化配套体系;四是将预制菜生产企业纳入先进制造业倍增计划,在技术研发、增资扩产、上市融资、用地用能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五是培育一批涵盖生产、冷链、仓储、流通、营销、进出口以及装备生产等环节的预制菜示范企业。
强化监管,筑牢安全底线
作为一个横跨农产品加工、流通供应、参与消费的长链品类,预制菜行业近年来迎来快速发展,其食品安全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密切关注。为确保预制菜相关标准落实到位,保障预制菜的食品安全,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将预包装冷藏膳食、即食鲜切果蔬生产企业列为重点监管对象,督促指导企业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按照最高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实施监督检查,并加大抽检力度。今年,厦门市市场监管局还引入第三方技术机构,对全市获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预包装冷藏膳食和即食鲜切果蔬生产企业开展食品安全评价。同时,厦门市农业农村局推动新增29个“三品一标”农产品,推进创建优质农产品标准化基地,为预制菜发展提供了安全质优的供应源。
另外,厦门市市场监管局还将强化预制菜“从产地到餐桌”全程监管,紧盯预制菜产品食品安全风险点,加强对预制菜企业的监督检查,加大抽检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查处,切实保障预制菜质量安全。督促企业加强预制菜包装标识管理,确保符合食品安全规范。实施信用监管,建立并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
预制菜产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消费者餐桌,是推动产业兴旺的重要载体。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不断完善标准规范、出台惠企政策、强化安全监管,助力预制菜品质稳步提升、产业集约发展,推进预制菜产业逐步驶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让消费者吃得更安心、更美味、更健康。不过,预制菜想要“香”飘久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条路需要产品研发的不懈攻关,需要行业标准的不断落地,需要行政监管的有力倒逼,从而才能为推动预制菜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注入动能,真正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的食品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