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来了!近日,上海率先试行“营养选择”分级标识在全网引发热议。分级标识通过考量饮料在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等方面的含量和使用情况,将饮料分为ABCD四个评级,帮助消费者提高选择的便利性。
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有何意义?有专家认为,作为城市管理新模式的探路者,上海在饮料分级领域的探索,印证了饮料的健康化趋势,或将对饮品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上海为何作此尝试
日前,市卫生健康委启动首批营养健康指导试点项目,其中,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试点格外受到关注。在外界看来,营养成分表是营养信息披露的1.0版本,而营养标识则是信息披露的2.0版本。
全国首个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为何“花落”上海?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危害监控所营养健康科主任臧嘉捷看来,这与上海新推出的政策以及市民越来越强的健康意识有关。《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于去年11月1日起施行,其中就包括“鼓励食品生产者生产低盐、低脂、低糖食品,并在包装上做显著标识;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开发和提供低盐、低脂、低糖等健康食品,并对食品的热量和主要营养成分等进行标识”等内容要求。而另一方面,去年上海《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制作样式与设置规范》意见征集中,分别有91.76%、81.48%、78.43%的市民希望在饮料外包装、奶茶店、线上售卖场所等重点区域设置标识,43%的开放性意见提及采用饮料包装正面分级标识。
“为了更好指导消费者快速、简单地选择健康饮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制了饮料分级方法即‘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臧嘉捷介绍,这是一种食品包装正面标识,通常以图形形式呈现,是帮助消费者选购健康食品和规范食品企业生产行为的有效工具,已被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心脏病联盟等国际权威机构推荐为慢性病防控的有效策略之一。
记者获悉,首批评选于去年12月启动,经专家评审后,日前发布第一批试点名单。臧嘉捷表示,“营养选择”试点开始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本次试点开始至今的调查数据显示,一方面消费者调查和商家销量调查显示,AB类饮品已有较大增幅;另一方面,企业还会根据标准的规定进行配方改进,总体反响积极。
提供更具象的消费参考
饮料“营养选择”分级,究竟怎么分?记者获悉,根据饮料中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4种成分含量,评定等级从高至低,标识ABCD四级,推荐程度逐步递减。
根据营养等级划分,不含任何代糖,以及含有适量代糖但整体非乳源性糖分每100毫升处于0.5至5克的饮料被划分在AB两个阵营,被视为健康程度更高。业内认为,在这样的政策引导下,未来饮料市场AB级别的产品势必更容易引起追求健康生活消费者的“选择性注意”,成为消费市场更有竞争力的类别。
数据显示,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规模已从2015年的22.6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996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7489亿元。记者注意到,当前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等巨头都已开辟无糖赛道,某品牌相关产品负责人也表示,饮料分级制度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具象的消费参考,企业会积极参与并以此为契机,继续强化产品创新能力。
记者走访市场看到,目前很多市民已在一些饮品的售卖页面、产品包装、货柜等场景看到“营养选择”分级标识。
臧嘉捷介绍,目前第二批评审已开启,从提报情况看,第二轮意向参与的相关企业很多,“我们还在持续收集来自各方面的多元化建议和意见,后续将在综合考虑各相关方建议的基础上持续完善‘营养分级’标识标准。”(徐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