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企业“出海”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同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一样,“中国工厂”也改变着当地人的日常生活,笔者在南半球岛国新西兰观察到不少有趣的现象。
位于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以南1小时车程的小镇波基诺(Pokeno),原本是一个人口只有600人的荒僻小镇。2013年以来,来自中国的乳业公司蒙牛乳业和光明乳业都先后在这里投资建厂,当地居民的生活也因此被盘活。
如今,小镇车来车往,当地就业和基建都迅猛增长。截至2023年6月,小镇估计人口为 6370人,10年间增长10倍,小镇的城区面积也由6.44平方公里扩展到9.26平方公里,扩容近50%。蒙牛工厂所在的地块原来是无名荒地,如今已是一座气派的现代化工厂,工厂外围的市政道路直接命名为“雅士利路(Yashili Drive)”,因为公司的正式名称是“蒙牛雅士利新西兰公司”。与之比邻的则是光明乳业收购的新西兰老派乳企新莱特的生产基地。
据当地媒体报道,蒙牛工厂在当地雇用了200多名员工,既有土生土长的小镇居民,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移民。众所周知,发达国家均苦老龄化久矣,为了抢人,各地政府绞尽脑汁。大型企业不仅直接增加当地就业人口,对当地的基建、地产和服务行业的拉动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新西兰地广人稀,区域发展不平衡,很多小镇的经济完全依赖当地的大型企业,企业打个喷嚏,当地经济就要感冒。同样来自中国的乳企蓝河乳业的工厂,设在新西兰最南端的小城因弗卡吉尔,笔者有位朋友在里面工作,疫情期间来自中国的需求一度受到影响,工厂的排班量锐减50%,员工的收入也大幅缩水,这种情况一直到疫情结束才回暖。(冉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