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鸡雏的出壳率咋样?”
“还不错,应该能达到90%。”
6月13日7时许,在昌黎县安山镇大田庄村的昌黎县林盛养殖场内,搬运工人将一筐筐鸡雏从出雏机内拉出来,其他工人紧跟着开始清蛋壳、打疫苗、选雏装箱……
“我们村禽雏孵化已经有近60年的历史了,鸡、鸭、鹅都能孵。”大田庄村党支部副书记陆丽英说,原来村民都是在家用“火炕”孵,每年只有在清明到夏至期间能孵化禽雏,且出壳率不高。
20多年前,村里开始有人陆续外出学习孵化技术,并不断引进现代化的孵化设备,孵化机、出雏机等设备替代了人工,“火炕”式孵化逐渐消失。“有了现代化设备,现在孵化时间能从2月初持续到9月底。”陆丽英说。
随着禽雏孵化产业发展,专门从事禽雏孵化的农户越来越少,目前村内不超20家。其他村民则开始从事禽雏性别筛选、疫苗注射、育雏、运输、销售等细分工作。禽雏孵化产业覆盖全村300多户,年孵化200多万只,产值超2500万元。
“我们家专门负责育雏,根据客户要求养10天左右。”村民王立波说,现在村里有80多户村民专门负责育雏。育雏后的禽雏更壮实,可长途运输,能销往更远的地方。
记者在村内多家孵化场、育雏场内发现,鹅雏明显比鸡雏、鸭雏多。
“因为鹅雏更挣钱啊。”昌黎县林盛养殖场总经理刘秋波说,原来村里90%的村民都孵鸡雏。因为鸡雏是恒温孵化,技术简单,只要设定好孵化机温度,算好时间,出雏率都能达到90%以上。正是因为技术门槛低,其他地区的鸡雏孵化厂增多,鸡雏价格也越来越低。“我们村现在都是根据订单生产。今年鹅雏贵,我们就选择鹅雏订单,孵化量已经超50%了。”刘秋波介绍。
与鸡雏孵化不同,鸭雏、鹅雏是变温孵化。因为水禽蛋在孵化过程中会自发热,需要根据蛋的孵化状态,随时调整孵化温度。“原来的恒温全自动孵化机不能孵鹅蛋,现在用半自动孵化机,通过人工洒水、通风来降温。”刘秋波说,技术要求更高的鹅雏孵化对村民们是挑战也是机遇,依靠不断学习新技术,大田庄村的禽雏孵化产业始终在北方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现在全村的鹅雏出壳率能达到90%以上。”陆丽英说,村内优质的雏禽常年销往山东、河南、江苏等地。
目前,受制于市场需求,大田庄村还未能实现“全年孵化”。为此,村内建立了专业的合作社,负责跑销售的村民正积极拓宽销路,寻找更多订单,争取将禽雏孵化产业变为全年生产,让村民在增收致富的路上更进一步。(孙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