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WM

您好,欢迎访问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山西大同市打造“大同好粮”农业区域公用品牌 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1-08-25 15:19来源:农民日报编辑:钟艳平

塞外大同,天高云阔。

地处雁门关外的山西大同,高原的环境,寒凉的气候,造就了小米、苦荞、黍子、莜麦、豆类等一大批优质杂粮特产,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曾经的“煤都”大同,近年来发力打造“大同好粮”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引领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延伸,为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重塑、农业高质量发展输出着经验和智慧,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蓄后劲。

特色引领延伸产业链

盛夏时节,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的一片片黄花汇聚成一望无际的金色花海,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赏黄花、拍美景、品美食,体验田园之乐。

大同黄花,有600多年栽培历史,是我国黄花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富锌富硒的火山土,孕育出“大同黄花”优良的品质。

“大同地区土地条件较差,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转变思想。”大同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颖龙表示,“要加快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推动大同有机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

要“保护好、发展好黄花产业,把黄花产业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唐家堡村黄花有机标准化基地考察时,对当地黄花产业发展提出期许。

在市县土地流转、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大同人种植黄花脱贫致富的信心空前高涨,黄花种植规模逐渐超过26万亩。

“过去家乡没产业,只有外出务工,现在村里通过种植黄花发展起乡村旅游,来我们这里观光的游客可多了,如今不仅收入增加,还能兼顾家里,日子过得很充足,很幸福。”谈起黄花产业,云州区唐家堡村村民唐万笑容满面。

随着黄花的大规模种植,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黄花产量突然增多,市场一度滞销。大同市品牌农业与科技信息发展中心主任梁全表示,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全市在延长黄花产业链上下功夫、做文章,特别是针对黄花景观期长达40天的特性,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旅游产业的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黄花之乡”核心区——云州区西坪镇,依托3万多亩黄花,一方面主打黄花菜产业,加工黄花酱、黄花泡菜等食品,将产品成功送上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消费者的餐桌;另一方面建成黄花田园综合体,用黄花风景串联起特色村庄、大同古堡、火山景区,形成了“游览40天”的田园风光集中旅游区,一二三产业实现了融合发展。

“前几年,黄花销路单一,只能卖给中间商。现在各个扶贫超市里就可以直接将干、鲜黄花以及黄花加工产品黄花饮料、黄花酱、黄花酒、黄花面膜、护手霜等卖给游客,每天一个直销摊位最多时能销售四五千元。”大同市黄花办主任安一平介绍。

政策“组合拳”下,黄花产业已是大同市乡村振兴的新力量,也印证了农业正在成为大同率先转型发展的破题之举。目前,该市黄花种植面积达26.1万亩,覆盖61个乡镇176个村3.62万农户。

品牌建设提升价值链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古话中大同农家的“宝玉”黄花,这几年成了“致富花”,这给大同人发展特优农业以巨大的信心,也为大同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样本。

从农业出发,大同顶层设计。2018年,在政府推动下,大同正式推出“大同好粮”区域公用品牌。

“‘大同好粮’是严格质量标准、适应市场需求、涵盖大同‘特’‘优’农产品的区域公用品牌。”张颖龙表示,“打造‘大同好粮’区域公共品牌是大同市委、市政府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大同市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大同市地处山西北部黄土高原,既是旱作农业区,也是特色杂粮优势区。全市平均海拔1000多米,境内山多坡广,地形复杂,土壤多样。独特的地理,冷凉的气候造就了大同市“特”“优”农产品的优良品质。

2018年,山西全面启动实施有机旱作农业创建,规划出六大特色农业区域,因地制宜布局有机旱作技术模式和20项农业生产行动。

省级规划后,2019年,大同提出建设高标准农田19.1万亩,整建制推进灵丘、广灵创建市级示范县,打造3个省级封闭示范片,创建有机旱作农业样板项目区10万亩,推广渗水地膜穴播技术10万亩,旱作节水和地膜减量增效技术15万亩,带动全市农业发展。

示范带动下,大同特优农业区域板块渐渐清晰。灵丘打造有机苹果、苦荞等产业,阳高形成高粱、西红柿优势生产区,广灵建设有机谷子、有机香菇生产带,云州扶持有机黄花菜种植……

在政府背书、品牌整合下,大同市品牌、标准、准入三大体系共同发力,强化品牌打造和建设。京东集团从营销、供应链升级、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推进“大同好粮”的线上销售、渠道拓展。

瞄准好粮,大同寻找后发优势、找准定位。用品牌化引领大同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旨在把大同建设成为京津冀经济圈绿色、优质、稳定的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大同好粮’是一个全域化、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公用品牌,实行‘母子品牌’运作,带动辖域内‘大同黄花’等子品牌发展,实现子品牌产品溢价。”张颖龙表示。

特色优质是地方农产品天然的竞争优势。大同市伊欣园面业食品公司创立十几年,转型为经营杂粮面为主。董事长曹东祥表示,公司转型杂粮面生产后销售渠道大大拓展,在专、精、全的发展道路上不断迈进。“从粗加工到精深加工,效益至少能提升10%以上,延伸产业链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

有机旱作使“大同好粮”有了市场溢价力,也让农民的获得感增强,大同农业找到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品牌赋能完善供应链

经近年来持续发力、强力打造,“大同好粮”品牌建设已初见成效,市场知名度日渐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有效带动了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了大同特优农产品“走出去”。

在天镇县通航粮贸有限公司,红、白、黑、圆奶花、长奶花、黑花、红花七种颜色的芸豆堆成的“芸豆山”,让人仿佛置身于“七彩迷宫”。该公司采取“企业+农户”模式,自种、合作种植芸豆面积超2万亩,年加工芸豆5000吨。

公司总经理吴海平介绍,作为山西有机产品出口企业,公司不仅将优质的芸豆和其他各类小杂粮送到了国内百姓餐桌上,还远销法国、意大利、荷兰、南非、土耳其、马来西亚等9个国家。公司每年出口价值300万美元的杂粮产品,带动天镇县其他企业出口总额达800万元。

为推动“大同好粮”走向大市场,大同市积极拓展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大力支持三利、宜民等企业通过对接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知名第三方电商平台开展网络销售,共销售2000多万元。先后在央视“秦晋之好”“大同黄花晋京城”“星光行动·大同好粮助农专场”等大型直播活动中,实时销售1300多万元,带动销售上亿元。

“大同杂粮和大同黄花名气越来越大,企业的市场推广就变得得心应手。”大同三利农产品公司总经理庞尔舜表示,“大同黄花”入选了百强农产品区域品牌,三利公司也荣获中国农交会金奖,品牌溢价明显。目前产品既有面向农贸集市的大宗商品,也有走进永辉、家乐福等大型高端超市的精品货,“大同好粮”的品牌影响力助推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园区孵化企业,企业培育产业。大同市在农业产业园的依托下,瞄准农产品精深加工,科学布局形成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提升“大同好粮”的市场价值。

山西宜发同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依托主食生产线、酱菜生产线、酱卤肉制品生产线、方便菜制品生产线、速冻调理制品生产线,研发出黄花酱、匠心小菜、黄花主食、黄花月饼等系列食品,实现了黄花由原料到产品的市场化转变。

同时,该公司借助中央厨房,通过冷鲜、冷冻和常温仓储以及物流配送,将黄花搭配融入营养早餐、商务餐、学生餐、老年餐,实现了黄花由田间到餐桌的消费升级。公司总经理贾启表示,在黄花等产品深度开发后,公司向功能类产品发力,致力于进军方便食品和零食市场,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价值。

农业供给侧结构不断升级,为大同农业开辟了新窗口,曾经的“煤都”大同市正在从“输煤输电”向“供粮供菜”成功转变;反过来,大同市深耕农业产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又为城市的转型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王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