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食品安全五要素的概念,对食品安全生产经营和家庭食物烹饪产生了重要的规范作用,是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在各国得到普遍实施。这五要素是什么?广州市番禺区健康教育中心作了详细介绍。
要素一 保持清洁
处理食物前先用肥皂洗手,食物制备过程中也要经常洗手;食物制备过程中要清洗台面并保持餐厨用具清洁;防止昆虫、老鼠及其他有害生物进入厨房接近食物。
为什么清洁如此重要?因为手上、厨具上以及有害生物身上携带了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会污染食物。
要素二 生熟分开
生鲜食物可能携带寄生虫卵和细菌病毒等,会污染己经煮熟的食物。所以加工处理生鲜食物要用专用工具(刀、砧板等)和单独的器具,而且生熟食物要用不同的器皿分开存放。
要素三 完全煮熟
蛋类和海产品等食物要完全煮熟,炖汤、炖菜要煮沸。食物中心温度至少应达到70摄氏度;菜脊再次加热要热透;炸烤和烘制食物时不要过度烹饪,以免产生有害物质。
半熟的蛋类可能携带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半熟的海产品可能携带副溶血性弧菌,这些细菌都可以导致严重的疾病。过度烹饪会产生苯丙芘和亚硝胺,这两种是有致癌风险的有害物质。
要素四 安全温度保存食物
室温下食物容易滋生细茵,低温环境也只是减缓了细菌滋生的速度,所以熟食不要在室温下存放超过两个小时。熟食和易腐敗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最好在5摄氏度以下)。食物在食用前温度应保持在60摄氏度以上,即便在冰箱中,食物也不能储存过久。
要素五 水和食物原材料安全
自来水可能含有寄生虫,所以要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水。挑选新鲜有益健康的食物,谨慎食用生鲜动物肉。(崔智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