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公布第八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名单,浙江温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榜上有名。
为了实施创新发展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配合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根据科技部有关精神,温州市人民政府在浙江温州海洋农业高科技园区(我所永兴基地为核心区)和浙南特色种子种苗科技园区的基础上,申请创建浙江温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其中温州海洋农业高科技园区创建于2014年,浙南特色种子种苗科技园区创建于2017年。园区以水稻、越冬蔬菜种子种苗和虾贝蟹藻种苗育繁推为主导产业。
我所永兴基地始建于2002年,坐落于温州之东龙湾区永兴围垦,占地面积276亩,目前已经建成国内面积最大的陆基高效生态循环养殖系统,是浙南地区规模最大,养殖设备最齐全,养殖品种最多的集科研、教学、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研试验基地,在推动生态渔业发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水产种苗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实现渔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所围绕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研发攻关,强化科技创新动能。
一是实施“一虾四贝两藻”育种攻关。南美白对虾是我省第二大养殖品种,面积40万亩、产值45亿元,优质种苗供应不足是产业最大短板。近年来,聚焦良种创制和苗种繁育技术研发,采用外引内联、项目牵引、协同攻关方式,以设计承担的省“十三五”水产重大育种专项为抓手,外部建立与原产地厄瓜多尔国家渔业研究所合作做好引种保种,内部建立与国内虾育种顶级团队水科院黄海所合作做好技术研发,组建科研团队、研发育种技术、建设育种中心,着力解决自主育种和繁育从无到有的问题。经三年多努力,育繁技术链基本形成,已初步选育出新品系3个、构建家系150个,研发规模化生态繁育技术1套,打造“浙海科1号” 的苗种品牌,实现了我省南美白对虾自主育种繁育零的突破。
贝类是我省海水养殖主要种类,产量92万吨、产值100亿元,分别占80%和65%。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所世界性突破泥蚶全人工育苗技术、构建全人工繁育技术体系、推动贝类产业快速发展基础上,近年来,聚焦种质提纯复壮和质量安全,与中科院海洋所开展项目合作,围绕泥蚶、缢蛏、文蛤、青蛤四个品种,持续承担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863”海水养殖种子工程贝类育种项目和省“十二五”、“十三五”水产重大育种专项,相继选育出速生型“乐清湾1号”泥蚶和“科浙1号”文蛤由国审水产新品种2个,低富集重金属泥蚶、抗病泥蚶和文蛤新品系各1个,率先完成泥蚶全基因组连锁图谱绘制,继续保持滩涂贝类育种繁育技术全国领先地位。
坛紫菜、羊栖菜“两藻”良种选育持续推进,已选育出“浙东1号”坛紫菜国审水产新品种1个、耐高温及低盐坛紫菜新品系各1个,较好地解决了坛紫菜种质退化和“烂菜”问题。羊栖菜“浙海1号”新品系准备申报国家新品种。
二是实施海水绿色养殖技术集成攻关。围绕海水围塘、浅海养殖两个领域,聚焦生态高效,承担实施海水池塘循环养殖、养殖废水污染控制、智能化养殖等4项省科技重点研发项目,开展海水绿色生态养殖、设施化循环养殖和智能化养殖三方面技术攻关,研发形成了“多生态位循环养殖模式”等4套绿色生态养殖模式,集成创新了“缢蛏底铺网养殖技术”等16项实用新技术,形成技术成果21项、获得专利38项。“多生态位循环养殖模式”成果整体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并获得今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缢蛏底铺网养殖、贝类苗种集约化生态中间培育和海水池塘跑道式鱼贝混养等3项技术被央视7台科技苑栏目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