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从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手中接过新鲜出炉的食品经营许可证,来伊份集团副总裁张丽华对实体门店转型升级的信心更足了:“端午将至,这家门店近期将现场蒸煮粽子对外销售,未来更多门店将和它一样,更有‘烟火气’!”
“什么不能做”变“想做什么”
昨天早晨,吴江路上的来伊份labmini店飘出了新鲜面包和咖啡的香气,“俘获”了不少路过的上班族。
记者注意到,这家门店明显不同于传统的来伊份门店,现制现售25款面包和糕点,靠近路边的“来咖”窗口则不时向等待的顾客递去咖啡、茶饮。新增的上述经营项目,直接体现在这家门店旧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上:除了“经典”的“散装食品销售和预包装食品销售,酒类商品(零售)”,还增加了“简单加热,热加工糕点,茶、咖啡、饮料”。
不过,这些新项目还不能满足来伊份的“胃口”。看好时令食品市场,来伊份想在店里现场蒸煮粽子、烘鲜肉月饼、炒坚果,天气再热点,他们还打算把冰淇淋机搬到门店正对马路的C位。
设想很美好,但那么多新项目曾经要逐个申请审批审查,一旦出现因自身原因导致的申请材料缺失、实际条件不符合法律法规或标准的要求等问题,便难以快速变更食品经营许可证,门店开不出来,从而延误商机。
最新施行的《上海市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打消了来伊份的顾虑。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安全监督管理处副处长王玮娟介绍,《办法》支持多种业态混合经营,像来伊份这种“跨界”门店,以前先要把主体业态从食品销售经营者(现场制售)变更为餐饮服务经营者,现在放宽门槛,食品经营者可以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复选餐饮服务范畴内的经营项目,不用纠结主体业态具体是哪种。
《办法》将经营项目“浓缩”为热食类食品制售、冷食类食品制售、生食类食品制售、自制饮品制售四类,这意味着经营者不用再一个个项目分别申请,只要满足大类的条件,属于该类的所有经营项目都能做。要变更相关项目,只需在变化后的10个工作日内向市场监管部门报告即可。
“门槛简化后,我们思考的不是‘什么不能做’,而是‘想做什么’。”张丽华坦言,蒸煮粽子只是开始,全国近3700家来伊份门店都将考虑如何加速转型升级,从零食店向生活便利店转型,提供更丰富的热食和饮品。
面积无限制,潮店做咖啡
随着《办法》施行,解开束缚的不止经营业态和项目,还有经营场所。
武康路上新开张的安踏0碳使命店打算顺应咖啡文化潮流,在店内现场制售咖啡,丰富消费者体验,但根据以前的即食食品现制现售卫生规范,其食品制作场所使用面积应不小于6平方米。
《办法》充分考虑到经营者跨界的问题,结合上海地方标准《即食食品现制现售卫生规范》的修订,取消了有关面积的限制性要求,鼓励经营者在设施设备布局合理,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开展自制饮品制售。
以前,经营场地受限的还有拍黄瓜、泡茶、解冻等食品安全风险较低的简单食品制售行为,即使工艺再简单,也要设置操作专间,对小本经营的经营者很不友好,公众也普遍觉得没必要。
《办法》明确设置“简单制售”经营项目,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简单食品制售行为可仅设置专区。冷加工糕点制售、冷荤类食品制售、生食类食品制售等3类风险较高的经营项目,则保留专间要求。
《办法》施行后,审批效率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甚至提高了食品经营者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的积极性。
张杨路上的饮品店“霓裳茶舞”近日向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提交了食品经营许可证变更申请,拟增加经营项目,却被告知,因为安装了“后厨直播”设备,实施了“无感监管”,从而免于现场核查,审批部门受理申请材料当天就为其颁发了变更后的食品经营许可证。
记者从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办法》明确了6种免于现场核查的情形,其中就包括150平方米以下、已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的小型饭店和饮品店。(陈玺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