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1980年存栏量达14.7万头的蒙山牛,2006年存栏仅10头!蒙山牛,这一沂蒙山区特有的、农耕时代任劳任怨的地方牛品种,已濒临灭绝!
10月15日,在位于临沂市河东区八湖镇临沂创新养殖场的临沂蒙山牛原种繁育基地有限公司、省级蒙山牛保种场,记者见到了“龙门角、抱头花、骆驼蹄子大尾巴”的蒙山牛。一头头健壮的蒙山牛正在标准化牛舍里吃着青储饲料,不时“哞哞”地叫着,十分悠然自得。这里现存栏100头蒙山原种牛。
蒙山牛饲养驯化历史悠久,是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牛志》的53个地方牛品种之一,是山东省三大地方牛品种(鲁西牛、蒙山牛、渤海黑牛)中唯一的山区牛品种,在鲁中南山区农耕文明进程中有十分重要的长期作用和历史贡献。
蒙山牛主产于沂蒙山区,该品种体型较小,体质结实,毛色多为黑、黄、栗3种颜色。蒙山牛是沂蒙人民长期培育的适应山地自然条件的地方良种牛,具有耐粗抗逆、役用性好、寿命长、遗传性稳定、性情温顺、肉质好等优点,是我国悠久农耕文明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1980年7月和1982年4月,临沂市曾对蒙山牛进行过两次较详细的调查。当时,临沂市蒙山牛的存栏量约14.7万头,其中能繁母牛3.1万头。其后,随着杂交改良的广泛开展和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没有及时采取保护利用措施,致使蒙山牛的数量迅速下降。据2006年山东省畜牧局调查,存栏蒙山牛仅10头,其中能繁母牛8头,无纯种公牛,已濒临灭绝。
从2012年开始,山东省政府加大地方品种保护力度,积极推进蒙山牛保种、育种体系建设。同时,借助良种工程项目,省、市、区畜牧部门与临沂创新养殖场等保种场合作,开展搜集扩大蒙山牛保种群体工作,利用本品种进行选育,大力推广蒙山牛的选配和回交技术,加快了蒙山牛的提纯复壮。
目前,蒙山牛已被国家列为濒临灭绝遗传资源,蒙山牛的保种情况得到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临沂市政府曾连续3年对保种场给予资金扶持。临沂蒙山牛原种繁育基地有限公司作为临沂市唯一一家蒙山牛保种场,于2018年被评为山东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山东省畜牧总站每年给予40万元的资金支持。经过多年的保种努力,到2023年9月,蒙山牛保种群由原来的不到10头扩群至100头。(李璐 王泓钧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