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既要“顶天”,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又要“立地”,面向产业需求,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农民家。“顶天”的关键词是重塑,“立地”的关键词是融合。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日前,《“十三五”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21中国涉农企业创新报告》等一批农业科技报告密集发布,指出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3个白羽肉鸡新品种通过农业农村部审定,成为我国首批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品种,打破了国外对白羽肉鸡种源的垄断。
这些好消息,源自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7%,以及在部分大宗作物领域取得的一批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物质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机械化大步推进,设施农业快速发展,跟过去比,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2个重要农业国家中,我国农业科技论文发表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均为第一。在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学科评价指标中,中国农业大学的农业科学学科引用量保持全球前1‰。从全球看,我国在农业领域的论文和专利方面有优势。
不过,科技创新对农业大国的意义,不仅限于发表论文或项目验收报告的数量,而是要支撑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真正解决农业农村面临的问题。我国与有的国家相比,要么农业资源禀赋处于劣势,要么劳动力成本不占优势。如何用越来越紧张的水土资源、越来越贵的劳动力,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农产品,科技是突破口。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加快向农业渗透,世界农业格局在深刻变革。面对内在约束和外部竞争,应努力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当前,困扰农业科技创新的难题仍未破解。长期以来,农业科技各自为战现象较普遍,各地农科院所分工不科学、“上下一般粗”,低水平重复多,协同创新少。农业科研项目投入竞争性过度、稳定性不足,使得不少科研人员忙于项目立项和验收,难以沉下心搞科研。科研与推广“两张皮”现象直接影响了成果应用。可以说,农业创新资源分散、效能不高是突出问题。反映到人才上,就是“上头”的农科领军人才和“下头”的农技推广人才“两头缺”。
因此,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既要加强农业科技原始创新、避免关键领域被“卡脖子”,又要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种地挑上“金扁担”。换言之,既要“顶天”,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又要“立地”,面向产业需求,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农民家。
“顶天”的关键词是重塑。我国有50多所涉农高校、1000多个农业科研机构,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特别是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应用技术研究的主体。过去受制于农业科研项目组织方式和考核评价机制,导致论文发了很多、专利申请了很多,却面临“被锁在铁皮柜里”的尴尬。一方面要推动涉农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另一方面科研院所应有更多担当。要重塑农业科研布局,强化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央地优势特色农业科研机构建设,完善农业科技人才评价和科研项目制度。
“立地”的关键词是融合。前些年,我国奶业屡遭进口冲击。从科技角度看,症结是科研单位积累了大量奶业科技成果,但缺少转化平台和应用场景。为此,76家企事业单位组建了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在几十家乳品企业示范生乳分级技术,使得加工能耗降低和鲜奶品质提升。通过产学研融合,我国奶业找到了自己的竞争力。今后要支持涉农企业与科研院所组建联合体,以利益为纽带,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在此基础上,衔接新型农业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推动成果与市场结合,科技与产业融合。(乔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