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吉林省伊通县的绿秀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声轰鸣,工人在加班加点忙碌着,一捆捆从地里打包回来的秸秆,通过发酵变成了肉牛的“美味佳肴”。
“我们已经在全县4个乡镇、15个村屯推广这项技术,实行自主生产加工配送饲料,取代外购饲料,可节约成本20%左右,农户饲喂积极性很高。”该公司经理王宇告诉记者。
通过这一模式,解决了农民花大价钱远程购买饲料的难点,实现了互助集约化、产品标准化、工艺流程化、配方精准化、绿色全程化、养殖健康化。
据了解,2021年,吉林省委、省政府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各级政府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全力推动工程建设扩能升级、提质增效。
截至2022年底,全省肉牛养殖大县发展到34个,存栏500头以上肉牛大村达到2238个,肉牛养殖主体达到33.1万户。2023年二季度末,全省肉牛饲养量达到539.7万头,同比增长11%。
为了支持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吉林省政府密集出台了“牛十条”“牛意见”“牛规划”等政策性文件,对品种繁育、规模养殖、精深加工等给予全链条支持,撬动各类资金500多亿元。组建“政银保担”联动支牧联盟,创新推出“活体抵押贷款”“农担贷”“吉牧阳光贷”等200多种金融产品,金融产品数量和融资总量成倍增长。截至2023年7月末,全省肉牛贷款余额309.76亿元,同比增长79.09%;其中活体抵押贷款累计金额109.28亿元,同比增长128.71%;政策性保险在保牛只150.19万头,保险覆盖面占存栏量的34.13%。
“我们借助支持政策,政府投资2.5亿元建设4个肉牛养殖扶贫基地,鼓励企业租赁经营,采取‘政府+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夯实肉牛产业基础,经过几年发展,企业肉牛养殖规模发展到1.3万头。”吉林省镇赉县和合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谷月说。
“过去,养殖户往往采取‘单打独斗’的养牛方式,要实现肉牛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就必须走合作之路。”众合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秀超颇有感触。从去年3月开始众合牧业与和合牧业合作,以2.6万元/头的价格购进100头怀孕母牛,母牛生产后和合牧业再以1.1万元/头价格回购牛犊,这种“放母还犊、保底回收”的方式不仅给杨秀超吃了一颗“定心丸”,也让当地更多的农户当起了“牛”老板。
吉林组建了“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专家委员会,为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提供前沿科技支撑和智囊保障。充分发挥东部延边黄牛、西部草原红牛、中部引进改良的西门塔尔牛的种业优势,创建肉牛种业和延边黄牛种业两个“创新中心”,提升肉牛种群核心竞争力。在全国率先建设了“吉牛云”大数据平台,大数据育种、线上交易等陆续展开。
在长春皓月集团沃金黑牛养殖示范基地,1.5万平方米的牛棚里正播放着音乐。这里干净整洁,有800头育肥期的黑牛。“每头牛都有编号,相当于它的‘身份证’。”基地养殖经理谭吉哲说。一项一项饲养数据汇聚起来,形成了一套养殖体系。大数据赋能养殖业,变革的是养殖结构,优化的是养殖流程,增值的是产业价值,提升的是市场份额。以沃金黑牛为例:一头牛重750-850公斤,平均出450公斤肉,按品质分5个级别出售,每公斤售价90-2600元不等。再加上深加工后的牛皮、牛骨等的产值,综合下来,一头沃金黑牛平均可卖15万元。
吉林省还组建了品牌推介联盟,实施“吉牛”餐食品牌与业态创新。大力发展“吉字号”肉牛品牌,培育皓月、犇福、桦牛、吉小牧、兄弟牛人等品牌15个,获得省级以上认定品牌11个。大力开发牛肉产品预制菜,目前,已发展畜牧预制菜生产企业15家,研发预制菜品近300余种,年产值近30亿元。
目前,以牛副产品为主要研发方向的精深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0家,其中杭州启明与皓月合作总投资15亿元的新型生物瓣膜项目一期工程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长春晧月开发的补钙、补血、抗氧化、心脏瓣膜等生物大健康系列产品达15种,饲料、皮革和有机肥系列产品30余种,合计500多种产品。
截至2023年8月底,全省肉牛饲养能力千头以上大项目235个,比工程实施前增加201个,增长591%;万头牛场25个,比工程实施前增加21个,增长525%。目前,已完工项目73个,饲养量19.96万头;在建项目131个,完成投资121.32亿元,引牛入栏8.24万头,出栏1.45万头。全省共调出肉牛29.68万头,同比增长54.1%,调出牛肉产品0.9万吨,同比下降21.05%;合计调出肉牛33.15万头,同比增长40.2%。(刘向辉 刘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