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灶台整齐排列,炉火熊熊,锅铲与铁锅的碰撞声此起彼伏,名师大厨共同奏响“锅包肉”美食交响曲。
6月29日,“世界锅包肉大赛”在吉林市拉开大幕,来自北京、南宁、深圳、沈阳等城市的选手与本地选手及外籍选手同台竞技,共同呈现锅包肉的丰富味道和形态,经过精彩绝伦的厨艺较量,来自沈阳市的王威荣获此次比赛大众组的二等奖。6月30日,记者采访到了刚刚回沈的王威,听他讲述与锅包肉的背后故事。
一台小车、两个人,“王先生锅包肉”俘获众人味蕾
王威,80后,老家是开原的,自小就喜爱钻研美食的他毕业后在老家经营一家中餐馆。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2021年举家来到沈阳,并在白塔市场的档口内专业做起了锅包肉。一台小车、两个人,“王先生锅包肉”开业至今,成功俘获了大批顾客的味蕾,其中不乏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
“每位厨师对于锅包肉的理解不同,因此做出来的味道也各不相同。我家锅包肉的口味主要分为老式酸甜味、咸味和番茄味。使用的是传统做法,主打外焦里嫩、健脾养胃,肉都是当天采购的新鲜外脊,油是一天一换,食材和制作过程顾客都能在现场看到。锅包肉论份卖,每份锅包肉里大约有十多片,基本上炒一份得需要四分钟左右。”王威说。
当被记者问到为何要去吉林市参赛时,王威说:“我家主打的就是回头客,大家平时都处得不错,有次一位顾客在等待锅包肉出锅时,就跟我提起世界锅包肉大赛这事儿,我当时一想,能跟来自全国各地的锅包肉制作高手一起角逐,这个机会一定不能错过,于是就报名参赛了。”
抱着学习、切磋的心态参赛,意外获得大众组二等奖
锅包肉,原名锅爆肉,是清末时期由哈尔滨道台府府尹杜学瀛的专用厨师郑兴文所创。为了适应外宾口味,将原本咸鲜口味的“焦烧肉条”改良成了酸甜口味的菜肴。锅包肉作为东北特色菜,在东北地区尤其是辽宁、吉林等地广受欢迎,经过百年的传承与演变,逐渐成为带有地域特色的品牌美食,是每一位东北人心中的白月光。
据悉,本次大赛为期两天,分为专业组和大众组,由17名专家评委组成的评委团现场评审,为选手们制作的菜肴打分,公证处在现场进行监督公证。切肉、上糊、炸制、调汁、浇汁……根据赛制规则,选手们需使用统一的食材,在25分钟内完成锅包肉的制作。比赛作品要求口味“甜酸咸香”、色泽“黄红相间”、质地“外焦里嫩”、刀工薄厚均匀等。
“说实话,参赛前做了很大的思想工作。因为平日里档口每天基本都能卖出去80份左右,周末时能卖到100余份,本是抱着学习、切磋和重在参与的心态来参赛,能获得大众组二等奖既在意料之中,也在预料之外。去参赛前还特地通过朋友圈和社交媒体跟顾客们请了假,回到沈阳后第一时间就得营业了。”王威说。
通过视频分享生活,一年内收获大量粉丝关注
身为80后,王威也喜欢以通过拍摄视频的方式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从食材选用到挑战售卖数量,从博主探店到分享制作方法,从记录外地游客品尝感受到寻找付了钱忘记取餐的顾客,不到一年的时间,王威便在互联网上收获到了大批粉丝的关注。
“这家老板特实在,不但分量足,口味也很棒!”
“今天去买了,好吃,现在还在吃!”
“他家锅包肉真的很好吃,一直在买,去白塔堡必买的!”
“老板心很善,好人有好报!”
“二等奖,太厉害了,看了评委的名单,这个比赛含金量很高!”
“等我,已经在去白塔堡的路上了”
对于广大网友的关注与评论,王威还热情地分享了他的独家制作秘方。“首先,肉一定要选用当日新鲜的猪外脊,切到两枚一元硬币的厚度,锅包肉糊共分为干和法及湿糊和法。按照三两肉计算,干和法需要干粉300克、水220克、油50克,然后抓开,和到像奶油质地一样。待油温烧到五六成热时将裹满糊的肉依次下锅炸,定型后即可捞出。把油温调小保持恒温再次下锅复炸。随后,在100克的锅包肉汁内加入蒜末和胡萝卜丝进行熬制,熬制时勤搅动,当熬成粘稠状时即可下肉,这样就可以保证锅包肉酸甜可口、外焦里嫩了。”王威说。
踏实做事、诚信做人,不断挖掘更多的制作方法
王威感慨,此次比赛是黑吉辽不同口味的锅包肉在同一个赛场上实力的大比拼,比赛现场制作直径达1.1米的“世界最大锅包肉”着实让人震撼,麻辣味、咖喱味、榴莲味、芒果味、芝士味等12款“花式”锅包肉,也打开了他对于锅包肉的认知新边界。
对于下一步的打算,王威坦言,现在孩子已经上了大学,他们也在沈阳安了家,他与爱人共同经营的锅包肉档口虽然不大,但口碑一直都很好,时常会有全国各地的游客和网友慕名而来。对于大家的喜爱和认可,他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快乐。
“做生意就是做人,踏踏实实、本本分分比什么都重要。此次比赛所取得的成绩,也成为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会继续学习和研究,争取让锅包肉的制作方法和口感再上一个新台阶,不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支持!”王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