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平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落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加快构建“供给稳定、产能提升、储备充足、调控有力、高效运转”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有效发挥“三农”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兴平市压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职能,推行“田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完善网格化管理工作体系,及时跟进督查考核,确保粮食安全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以推进农村撂荒地整治为抓手,大力推行自行复耕、流转合作、集体代种等整治模式,及时发放农民种粮一次性补贴,力促撂荒地变成“致富田”。2023年,兴平市夏粮种植面积同比增加1198亩。
激活粮食生产潜能。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升农业整体效益的重要手段,以粮食生产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为目标,完善渠井配套,应用暗管输水技术,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1.27万亩,其中绿色高效“吨粮田”11万亩。加大良种良法应用,建成占地3500亩的兴平粮食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基地,加强良种良法、农机农艺有机结合,积极推广优质抗病抗倒伏品种及小麦“一优二改双控”、玉米“一增三改一防”农业实用技术,实现亩均节本增收350元以上。加大土壤改良技术、培肥地力技术研发投入,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深松整地等多种手段,通过为农田“舒筋活络”促进土壤结构改良和营养成分增加。自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以来,项目区秸秆综合利用率95.5%以上,作物病虫害防控农药用量减少25%、肥料减少30%以上,耕地地力普遍提高0.5—1个等级。
强化粮食供给保障。坚持在“三夏”“三秋”前召开县镇村三级视频会,专题部署收种管工作,科学应对不利天气影响,发动干部群众抢收抢种,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秋粮应种尽种。加快现有9个粮库仓储设施改造升级,进一步健全储备粮规范化管理体制,扶持壮大粮食物流和收储企业28家,扎实开展2023年“双抢大会战”新产不达标小麦托底收购,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持续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围绕“人、责、粮、库”开展自查自纠,全链条传导压力,全系统查找问题,全方位推进整改,不断提升粮食购销领域治理效能。
做优粮食产业链条。依托美强草业、飞防植保协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分布在181个行政村的1500多名职业农民,实现粮食机耕、机防、机收、清理、烘干、仓储、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推动农业经营体系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迈进。以争创全国粮食全产业链典型县为抓手,加大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力度,培育壮大益海嘉里、陕西西瑞、鲁洲生物等粮食加工龙头企业,支持发展优质品种基地、中央厨房、品牌快餐连锁等上下游产业,推动小麦、玉米深加工向食品延伸,做实“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2022年,兴平市粮食加工全产业链产值130亿元以上,从业人数超过21万人。(轩磊 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