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WM

您好,欢迎访问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长沙烟稻轮作让农田全年不“闲” 灵活用工带来农村新变化

2023-03-16 11:10来源:人民网编辑:王艳丽

 初春时节的湖湘大地,田间地头处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清晨,许多农民开着农机早早来到田边,开始深翻土地、整地起垄、施肥盖膜,赶着农时完成春耕前的一系列作业。

跟随农户的脚步,穿梭于长沙辖区内的宁乡、浏阳农村烟稻轮作区,可以欣喜的发现农村灵活的用工模式、各式新农机的推广使用、连片分区的土地承包等一系列新举措,正给农业生产带来全新的变化。

仓禀实而民心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近年来,长沙正是通过“以烟促稻、以烟稳粮”的产业融合思路,采取烟稻轮作的模式,牢牢扎紧了农民的“粮袋子”和“钱袋子”。 

灵活用工解决劳动力不足

“进入三月田里杂事特别多,一般中午回家吃个饭,就立马赶过去。”见到伍祥旺时,他刚从田里回来。这位家住浏阳市永安镇督正村的85后农人,今年承包了114亩农田进行烟稻轮作,田里的工作量相比往年出现明显增长。

100多亩烟稻轮作田的日常打理,加上烟叶采收、烘烤、晚稻栽种都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给伍祥旺在缺少年轻劳动力的督正村,寻找帮工带来了不小挑战;但今年他却对田间劳作毫不担心,每天都在向技术员请教新烟叶品种栽种的注意事项。

困扰已久的难题是如何解决的呢?伍祥旺带我们走上他家二楼,打开房门里面摆放着三张正在使用的床。他笑着说:“去年我就从周边的长沙县提前预订了3个劳动力,2月中旬他们赶过来住在我家,我包吃住付工钱,让他们协助我打理农田。”

今年在督正村共有10个外来劳动力进行务农作业,村里种粮、种烟大户经过商议,采取全新的共享用工模式,让请来的劳动力依次完成大家田里的农活,最后按土地面积给劳动力结算工钱。

“这种共享模式让外来劳动力天天有活干,从2月到11月算下来,能拿到比以前打散工多一倍的工钱,也破解了往年村里花高价还请不来人的囧境。”伍祥旺看着笔记本上的记录说,外来的每个劳动力我们雇主都给其购买保险,让他们干活有保障,也无后顾之忧。

农忙时用工荒的情况,同样也出现在宁乡市大屯营镇。“我们镇里共有10200亩烟稻轮作田,种植面积排宁乡地区第二,近几年每到烟叶成熟采收、晚稻的种植收割季,各村劳动力都是一个人顶两个人用。”大屯营镇副镇长李玉梅说道。

既然劳动力短缺,那就“走出去”想办法。

大屯营镇种粮、种烟大户在当地郁金烟叶专业合作社协调下,跨省前往贵州乡镇进行衔接,批量引入当地闲余劳动力,在烟叶成熟采收、晚稻栽种农忙期,采取包车接送的形式异地“采购”用工。

“合作社对贵州来的劳动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分配、结算,他们十分熟悉农活,具备水稻种植、烟叶采摘的经验,我们直接用工既省心又省力。”该镇石家湾社区的农民张海军承包有120亩农田进行烟稻轮作,谈起外地劳动力的使用直夸效果好。

今年大屯营镇还将与周边花炮厂展开合作,利用厂里7至8月夏季停产放假期,组织工人前来田里进行劳作,通过共享用工的模式实现劳动力的合理利用,让工人有事干、收入不“放假”,多种方式来解决农忙时的用工荒。

智慧农机实现机械化作业

望着眼前正在二次起垄的连片土地,大屯营镇石家湾社区的农民鲁李盼着下一场大雨,他说:“趁着春季气温回暖期,我们正抓紧时间用大型农机进行二次起垄,此时来场春雨把地浇透,能给移栽烟苗提供有利土壤条件,为今年烟叶、水稻丰收开个好局。”

2019年,鲁李在父亲的劝说下留在家乡务农,照顾家中老人小孩的同时,发现比在外打工收入更高。几年时间下来,田里的各式新型农机他早已能熟练操作,相比于父亲传统种地方式,现在鲁李的劳动强度已大幅减轻。

如今,田里翻耕、碎土、起垄、开沟、覆膜、植保等环节都使用上了专业机械设备。不同于北方几十米长的大型农机,当地合作社内针对不同地形大小的农业小型机械一应俱全,完全适应湖南农村田地零散、地形崎岖的地貌特征。

“家里承包的田进行烟稻轮作过程中,种烟的大部分环节已采用机械,种稻则以全部机械化,种田没有过去那么累了。”鲁李指着一台农用小型覆膜机表示,这台机械他一人就能操作,盖膜效率是以前人工的4倍。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随着大数据、云计算、5G等技术的出现,智能农业装备搭载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让农机进入到更加智慧的人机互动。

走进浏阳当地的合作社内,摆放有无人机植保、智能拖拉机等智慧农机,设备搭载北斗自动导航驾驶系统,实现一键校准、故障自动诊断、曲线行驶等多种作业模式,能有效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

以前,烟叶在采摘后需送入烤房,进行长时间高温烘烤,而农民就24小时轮流守着烤房维持高温。“现在一部手机就能在家查看烤房温度,并随时对烤房下达加燃料、通风等指令,实现烘烤过程的动态管理。”浏阳市永安镇永和村的农民邵晓亮介绍道。

拥有“创新达人”称号的邵晓亮是一名农业机械改良能手,由他主导改良的土肥混合装置实现了一台机器顶替8个人工的纪录,邵晓亮本着减工降本增效的目的,在种植烟叶、晚稻过程中,不断改进使用的农业机械设备,借助智慧实现了小型农机的创新升级。

当前,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各地在加快新型专用农机的研发,重点发展适应不同地形地貌条件的实用农机,并对土地进行集约化管理,有效改善农机作业环境,解决农机作业“下田难”“作业难”问题,推动形成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农业生产。

邵晓亮对此深有感触,往年他操作无人机喷撒打药,风的原因经常会把农药吹到周边相邻田中,给其他作物生产带来影响,随着村里分区块进行连片集中种植烟叶后,他再也不用担心“误伤”的情况发生了。

烟稻轮作助力农民稳增收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沿着新修的沥青马路来到宁乡市大屯营镇烟叶苗培育大棚内,进入成苗期的烟苗长势喜人,放眼望去绿油油一大片,工人们正使用剪叶机进行第二次剪叶,并通过喷淋管施肥补水来提高成苗率。

负责该大棚技术指导的服务站站长郭松介绍:“大屯营镇共有5个烟苗集中育苗点,能满足10500亩烟田的用苗需求,因烟苗移栽种植时间早,大棚接下来能立马进行水稻育秧,平时还能栽种高价值的经济作物,一棚多用的情况让使用率得到大幅提升。”

今年,大屯营镇烟叶种植面积增长了25%以上,全部采用烟稻轮作的模式,即先种植烟叶,采收完毕后再进行水稻种植,水稻收获后进行土地休养。

“两种作物轮番种植不仅能大幅度降低病虫害,有效改善土壤生态,实现烟叶与粮食生产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上烟叶和晚稻都是季节性较强的作物,烟稻轮作在时间和季节上正好无缝衔接,因此深受农民的欢迎。”郭松对记者说道。 

随着农村产业配套的不断完善,烟稻轮作经济效益的提升,农村正吸引一批青壮年返乡务农。

90后的新农人周强回到大屯营镇石家湾社区种田有2年多时间,烟稻轮作面积由最初的42亩增加到64亩,挣到钱的周强笑着说:“去年我种烤烟收入突破10万元,今年特意增加了种植面积,晚稻也将改种高产、价高的优质稻,收入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如今,烟稻轮作正带来“多赢”局面,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提供充足保障。

据了解,浏阳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烤烟种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里建立了一批稳定的“烟—稻”可持续发展基地,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乡村振兴也得到稳步推进。

“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的大事。”浏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浏阳的烟稻轮作模式既提高了农田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又稳定提升了粮食产量,促进烟粮协调发展,实现以烟促稻、以烟稳粮、协同发展的产业融合发展。

在不断的探索中,烟稻轮作模式在浏阳、宁乡等烟草发展适宜区得到大面积推广,成为解决烟粮争地矛盾、实现烟叶可持续发展和保证烟粮双丰收的重要模式。

“通过烟稻轮作,我们稳住了前期被抛荒的良田。通过稳住良田就稳住了粮田,稳住农民的‘钱袋子’,进而拓宽镇、乡、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大屯营镇副镇长李玉梅表示,未来镇里将努力让农民把“饭碗”端得更稳,让大家日子越过越红火。(林洛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