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WM

您好,欢迎访问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开展耕读教育—— 从土地和自然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2021-03-24 13:57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编辑:完美体育·WM

    “在翻垄、下播、浇水、除虫中体验自然土地上‘耕’的魅力,在采棉、脱籽、纺线、染色、织布中体验传统文化里‘织’的魅力。棉田的‘耕与读’之间似乎有着无限可能,孩子们总能带给我们无限惊喜。”

清华附中永丰学校小学部,学校西南角的半亩地原本是一片菜地,学校副校长杨莹无意间发现孩子们喜欢把一些种子种在土里,并且隔三差五地来浇水。

杨莹被孩子们的好奇心和专注精神打动:“没想到‘土地’有如此强大的能量,可以帮助孩子们实现心中的某些梦想;‘土地’有如此强大的效力,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用一种无声的力量引导孩子们在自然中发现真善美、热爱生活、尊重生命……”

“把土地还给学生!但是种什么?如何种?怎样发挥土地的育人功能,使它具有教育属性,形成特色?这就迫使我们必须站在课程建设的高度进行思考。”杨莹说。

自2017年开始,学校把这半亩地变成棉田,每一年的谷雨节气,都要举行“校园中的半亩棉田”播种节活动,并把棉田活动纳入到校本课程。去年,因疫情原因,学校把棉花种子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家中播种,希望以此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共育、纽带关系。

从谷雨播种到寒露秋收,棉花生长100多个日夜,播种、浇水、锄草、施肥……学生们跟着二十四节气,观察时令、气候、物候的变化规律,在棉田里呵护他们的“棉宝宝”。

清华附中永丰学校执行校长孟卫东谈道:“校园里面有半亩棉田这样一个学生实践基地,是为学生服务,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奚雪松和团队成员与清华附中永丰学校小学部深度合作,指导学生们通过棉花种植学习和认知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同时,也让棉田走入了中国农业大学校园,成为一项大学与小学联手共建的校园文化项目。在农大东校区的半亩土地上,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师生们和农大附小的小朋友一起“大手拉小手”,历经寒暑、春耕秋收,在劳动中潜移默化地传授了农耕知识与传统文化。

无论是在大学还是小学里的半亩棉田,看到学生们的表现,奚雪松感触颇深:“孩子们在翻垄、下播、浇水、除虫中体验自然土地上‘耕’的魅力,在采棉、脱籽、纺线、染色、织布中体验传统文化里‘织’的魅力。棉田的‘耕与读’之间有着无限可能,孩子们总能带给我们惊喜。”

一边“耕”,一边“读”,用知识辅助耕作,又从耕作里收获知识。陕西师范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曹胜高这样解释耕读教育的由来:“耕读教育实际是古代劳动教育和知识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方式,古代中国长期采用传统农业生产的方式,读书人一边耕地一边读书,养成了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并以此作为传统美德进行提倡。”

“现代的耕读教育主要有三种:一是有条件的孩子,利用假期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二是在父母的指导下,在郊区或者公园进行园艺、农作物的种植、采摘,了解农业生产。三是部分学校通过校园一角,培养学生们种植、耕作、管理和收获的过程,提高他们对农业生产的兴趣。”曹胜高介绍道。

20210324102134606001.jpg

图为2021年3月17日,该校开展“春分”节气农耕实践活动。华文武 摄

生趣田园 把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自然

“历经四季寒暑伴随在同学们身边,在快乐的‘读’之余亲历全年的‘耕’之辛,在辛勤的‘耕’之余能悦‘读’田之美与获之乐。”

绿绿的黄瓜、红红的西红柿、金黄的南瓜、挺拔的大葱……八府庄小学的“红领巾成长种植园”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些都是学校孩子们辛勤耕耘的成果。

在校园东北侧天井内,占地面积约有400平方米的地方,共分出28块种植区,全校36个中队通过竞标可获得一块种植园地。自2014年10月开园以来,一有时间,学校老师们就组织学生带上劳动工具在种植园中进行栽种、挖土、除草、撒籽、摘收……

不过,一开始种植瓜果蔬菜对学生们来说并不简单。“种地先要翻地,同学们谁都不会用铁锹,拿到劳动用具大家都傻了眼。粗重的农具用起来格外不顺手,许多男同学平日里都觉得自己有力气,可到了菜园力气都变小了,铲子深不进土里,土也只能翻过来浅浅的一层。耙子不会用,地平整不了。”学校老师回忆说,“还有些孩子觉得翻土脏兮兮的,清理石块需要用手,好几位同学都皱起了眉头,很不情愿地往外捡石块。”这位老师笑道,“不过干活的热情会相互感染,一个两个干得起劲,也就带动起了别的同学。渐渐地,一个小小的种植园让学生们躬耕力行,四季蓬勃,共同体验种植之趣、养护之诚、晒秋之乐。”

曹胜高说,“现在重新提倡耕读教育,是因为当代农业人口减少,许多孩子不再从事农业劳动、家务劳动、生活劳动而造成劳动意识淡漠、自理能力不足。部分孩子不知稼穑的艰难、不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这也不利于孩子们理解国情。因此恢复、倡导耕读教育,实际是引导学生能够熟悉农业、参加劳动,由此养成劳动习惯,尊敬所有的劳动成果,提高自己动手从事生产的能力。”

在奚雪松看来,耕读教育重要的是让学生感知生趣田园,陪伴成长。“大中小学的校园里出现生趣的田园,历经四季寒暑伴随在同学们身边,在快乐的‘读’之余亲历全年的‘耕’之辛,在辛勤的‘耕’之余能悦‘读’田之美与获之乐。伴随式成长的整个过程不仅是对劳动技能的培养和自然知识的传授,更会让同学们切身地领悟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体会到辛苦劳作后方有的收获喜悦。从而在心灵里自然而然地注入了珍惜生活并坚守理想的信念。”

“当我们把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自然,把目光从产品延伸到农田,把情怀从小我延伸到辽阔土地,那么‘一个城市孩子成长的创新教育模式’即在理解土地、热爱自然、关注传统、珍惜生活、坚守理想的过程中自然天成。”奚雪松说。

学科融合 架起自然与人文的桥梁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高效能的学习场,它召唤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向劳作、探索与挑战。”

“收获的季节来了/可爱的棉花就像/大颗大颗的爆米花掉下来/爆米花热热的/棉花暖暖的。”

“你看,多么富有灵性的诗句呀!”清华附中永丰学校小学部语文老师丁学英念完学生的诗作说,“与自然对话,以二十四节气去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孩子们欣喜不已。校园棉田让他们随时随地身处诗的境界。”每一个节气,学生们都会被带到棉田,观察棉花的生长,创作儿童诗、写小作文。不仅是语文科目,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的老师也把课堂搬到了棉田。

杨莹介绍,“校园中的半亩棉田”为学科自然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围绕统计与测量的学习,数学与科学老师走到了一起;围绕棉田单词识记,英语与美术共同备课;围绕文学创作,语文与音乐相互启发……“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高效能学习场,它召唤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向劳作、进行探索与挑战。教与学的方式在这里也从课堂延伸到了自然,从学科知识延伸到了多维领域,从享用成果延伸到了创造发现。”

学校不仅指导学生们种植棉花,还把棉花与纺、织、染等非遗传统手工艺对接。奚雪松从这几年的实践中发现,耕读教育架构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认知桥梁。“二十四节气”不再只是“节气歌”中的诗意表述和抽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对应着每个节气之下相应的农业生产活动和作物的生长规律。收获的果实也不再只属于自然要素,更是织、染、缝、绣等纺织工艺、产品和节事等活动开展的人文要素。传统课程的内容与传授形式,校园特色文化建设、课外活动与实践教育等都可以更好地与之相融合,从而让学生们在书桌前体验更加生动的课堂。

“通过棉田开展的‘自然与人文,大学与小学,城市与乡村,农业和文化、大人与孩子’相结合的耕读教育实践,正当其时地为未来的耕读教育创新实践提供了一份重要的方法论借鉴。”奚雪松说。

不过,奚雪松也表示,目前的耕读教育还需要延伸广度,让更多的大中小学校开展或联合开展耕读教育,将其放在突出位置上,成为一项家庭、学校和社会全面认同和共同推进的行动;也需要扩展深度,呈现出更多新颖的“耕”与“读”相结合的教育形式以及与传统校本课程融合更紧密的教育形态;更需要加强场所、师资、资金和课程实践的保障。

“有的耕读教育是形式有余而内涵不足,耕读教育应该作为教育过程,而不能成为教育的目的。没必要为了提倡传统而进行有意识的复古,而是要创造性地继承耕读传统的价值导向,是在实践中学习,既要能读书,更要能劳作,知行合一,由此培养学生对稼穑之艰的理解,形成关心生产、尊重劳动的观念,增加个人社会责任,完成健全人格的塑造。”曹胜高最后说。(据《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