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食育大会于12月6日在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会上作了“构建中国食育可持续发展体系”的主题演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会上作“构建中国食育可持续发展体系”的主题演讲。
陈君石指出,推动食育发展,首先要厘清食育的定义:“育”就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的教育。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良好的饮食习惯,一个是培养。如何培养?即通过教育,这就叫食育。
陈君石认为,重视食育就是重视健康。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病从口入,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我们每天的饮食,都对我们的健康有短期的或者长期的正面或者是负面的影响。从负面的来讲,也就是说我们的很多病是吃出来的,这主要是指慢性非传染性的疾病。包括肥胖、冠心病、癌症、糖尿病等等,占了全死因的88.5%以上。这些慢性病,和我们饮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吃得不恰当就会促使这些慢性疾病的发生。这是为什么要重视食育的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国务院发布的国民营养计划,以及健康中国专项行动,都非常强调,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就是说吃得好坏,实际上是一个行为,而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主要责任。可见食育的重要性。
关于食育的内涵,陈君石认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食品安全。如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食品安全的五个要素,即食物要保持清洁、要生熟分开、烹调的时候食物要彻底煮熟、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还要使用安全的水和食材。假如能很好的遵守这个五个要素的话,那就可以避免大量的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特别由致命性微生物引起的中毒。食育的另一个内容就是慢病防控。要预防和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关键之一就是合理膳食。但合理膳食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原因就是人们缺乏这方面的教育。教育的第一个结果就是提高认识,但是这不够的,我们还要进一步教育让他改变行为。所以,中国当今食育的主要内容,一个是保障食品安全,一个是促进合理膳食。此外,反对食物损失和浪费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在谈到食育的重要性时,陈君石指出,从2021年开始,联合国大力倡导食物系统改革,包括食物供应的量和质(营养和健康)、减少损失和浪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生物多样性等等,都是食物系统改革的内容。他认为,推动食物系统改革就需要提高人民的认识,改变人民不合理的饮食行为,这正是需要食育的作用。
关于食育的对象,陈君石强调,我们似乎有一种倾向认为食育的对象就是孩子。其实,食育对象应该是所有人,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的全生命周期。尽管食育可以首先从孩子和学生抓起,但是不能忽视了成年人或者孕妇、老年人,以及病人。所以,食育应该覆盖全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