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讯(长沙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万兴兰)从田间到餐桌,校园平台智慧化监管实现食品溯源,全流程、全链条透明可见;街头巷尾,食安志愿者走店入户,普及食安知识、参与监督举报,成为基层治理“微力量”;在各农贸市场,每天及时公布农残检测结果,带给市民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长沙县夜市
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县创新探索“12个1”食品安全共治新模式,即绘制一副“作战图”、完善一张“责任单”、整理一份“动态表”、编织一张“食安网”、打造一个“智慧台”、亮出一件工作服、推出一套“文创品”、制作一“歌”一“影”与一“片”、起草一份公开信、准备一套“宣传具”、点亮一张LED屏、依托一个“融媒站”,让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满意度逐年提升,从2017年的68%上升到2020年的81%。
创新机制 解决民生身边事
近年来,长沙县委、县政府始终把食品安全摆在重要位置,督促全县党员干部当好食品安全的“指挥员”与“监督员”。从绘制一副“作战图”、完善一张“责任单”、整理一份“动态表”开始,通过建立“一月一清单”工作机制和动态日报机制,梳理创建进度与动态,及时交流经验与想法。
“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痛点,我们及时解决、及时跟进,让老百姓感受到日新月异的变化。”长沙县食安办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立健全基层食安监管力量,用“小简报”展现群众的喜恶。
此外,长沙县着力推进“明厨亮灶”进街巷、小餐饮小作坊提质改造、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检查、冷链食品安全监管等专项治理行动,在布局定点屠宰肉品配送网点、开展农贸市场提质改造、开启“智慧农贸”建设新模式等具体工作中,与全县各部门、镇街形成联动机制,以问题为导向,解决群众关心的身边事。
活用监管 搭起干群连心桥
督查是“执法蓝”手中丈量人民幸福指数的尺,也是悬在各级各部门头顶的剑。长沙县立足督查这一“支撑点”,聚焦“关键点”,构建城乡联动、部门联合、校企联通“点、线、面”结合的食品安全共治模式。
编织一张“食安网”、打造一个“智慧台”、亮出一件工作服……长沙县着力构建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监管机制,通过构建县、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构建防控“食安网”,实现监督管理“零盲区”。
同时,推动智慧监管平台建设,让食品监管“云端”可见;激活基层治理细胞,让志愿者成为基层食安防控的重要力量,到田间地头宣传知识、配合检查、听取意见。“监管既需要科技助力,更需要用真情丈量工作与老百姓心坎的距离。”县食安办负责人说。
近年来,围绕食品安全民生项目建设方案,长沙县从宣传培训、标准化建设、风险评估、示范创建、智慧监管五方面推进“小餐饮、小作坊”提质改造等15个项目建设,不断提升监管水平与能力,着力推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多措并举 延伸食品安全触角
走进长沙县,从日常用品到公益电影,从食安元素到日常生活,你会发现,食安文化无处不在。通过一套“文创品”、一“歌”一“影”与一“片”、一份公开信、一套“宣传具”、一张LED屏与一个“融媒站”,长沙县将宣传引导作为促进群众参与、城乡共治的关键一环,将食安知识与“双创”内容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通过村村响广播,我们了解了很多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黄兴镇居民闫先生表示,镇里面拍摄的“毒蘑菇”的短视频,有趣有料也有意思,自己非常喜欢,还转发给了身边的朋友。
不仅通过接地气的新媒体表达“观点”与“态度”,长沙县还通过多种手段,实现群众到哪里,食品安全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将食品安全知识印在打火机、扇子、公勺公筷等老百姓日常使用的物品上;走进电影院,观看一部长沙县自主拍摄的《食安心安》微电影;公益歌曲《民以食为天》唱出了全社会呼唤尚俭崇信的心声;公益宣传片《寻找心中的食安》,推举一批群众心中最认可的“榜样”与“示范”……
通过自编自导自演自创,长沙县用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将食安工作与群众的心紧密连在一起,与群众同心共情,推动食安知识、食安文化走进群众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