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讯(李飞 记者李甜甜)自“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天津市和平区商务局坚持结合工作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始终听民意、纾民困、暖民心。本轮疫情中,面对全区22万人保供物资的艰巨任务,和平区商务局迎难直上全力以赴,扛起风险和压力,织密“保供网”兜起群众的民生保障。
徒步问需更有“烟火气”
为解决静止期间的保供问题,和平区商务局牵头联合多家保供企业,配合属地街道划分设立临时保供点,初步制定了包含25种保供商品的销售清单,满足居民的基础需求。临时售卖点设立后,和平区商务局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在没有共享单车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克服大风、高温天气,每天坚持用脚步丈量全区的大街小巷,只为选出群众方便、布局合理的物资临时售卖点。现有的151个点位就是在大家的一线徒步工作法中诞生的。点位选的好只是第一步,随时了解群众需求才是风向标。
和平区商务局工作人员在每天逐个点位走访中,注意到陆续有居民在购买时询问是否有葱姜蒜、青椒等配菜。工作人员立即与保供企业反馈情况,连夜协调安排增加保供商品种类,确保以最快的速度满足群众的需要。
现在,临时售卖点提供的保供商品种类已达50余种,居民可以在家门口买到种类丰富的蔬果副食,不仅实现了葱姜蒜“自由”,还能买到日期新鲜的牛奶,更可以享受到甜蜜消暑的麒麟瓜等优质水果,甚至可以买到风味浓郁的红酒。部分临时售卖点开始逐步承接个性购物,满足居民的特殊需求。和平区商务局以细心周到的便民服务,守护了居民餐桌上的“烟火气”。
暖心服务更有人情味
出于方便快捷、减少接触的目的,物资临时售卖点基本采取扫码支付的方式,既能提高购买效率,又能满足防疫要求。但是这样的支付方式,却让玩不转手机的刘大爷急得直拄拐杖,举着现金却徘徊着不敢上前——保供商品近在眼前,却因为不会支付失之交臂,但用现金支付有了接触是否会成为防疫漏洞?如何兼顾防疫和适老这两大原则,就成了和平区商务局亟需解决的新课题。
和平区商务局发现这一问题,立即提示企业:老年人是保供服务人群的重要一部分,不能举着防疫的大旗,而忽视了老年人的不便利,要以更严格周密的防疫举措,来满足老年人群体的需求。同时,和平区商务局紧急调拨医用手套等防疫物资分发至各个临时售卖点,要求工作人员接收现金时佩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让老年人在无忧消费的体验中,感受到和平保供工作的“人情味”。
回应群众更有热心肠
疫情发生以来,和平区商务局主动设立公开24小时保供热线,有专人解答企业、居民的保供诉求,确保能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并根据来电内容,定时回访追踪情况,将问题解决到底。
王先生夫妻俩在和平区内经营一家规模不大的生鲜超市,但由于不了解保供通行证的政策而无法进货,对着即将见底的库存犯了愁,于是把求助电话打到区商务局。和平区商务局工作人员接到来电咨询,耐心讲解了和平区现行的保供通行证发放政策,研判得出此类情形应由属地街道办理通行证。尽管不属于自身工作职责范围,但考虑到商户对政策的不熟悉和保供任务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平区商务局主动担当,积极协调该超市所在的南营门街道,就政策落实达成共识。街道主动安排专人进行对接,仅用半个多小时,就解决了商户的燃眉之急。
“您好,这里是和平区商务局,有什么可以帮您?”这样的回答声从清晨到深夜不断响起,每日接通政策咨询、情况反映、问题求助等各类电话数十个。热线畅通有解答,问题落实有回音,不间断的热线成为群众信赖的“连心线”“暖心线”。和平区商务局秉持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以“热心肠”的服务态度,收获了肯定和感谢,更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