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WM

您好,欢迎访问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江苏省积极推动粮食收储制度改革

2020-04-02 15:53来源: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编辑:小可
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贯彻国家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要求,积极应对稻麦最低收购价下调和粮食公开拍卖底价降低对粮价下行的压力,加强责任落实和政策引导,着力破解收购资金、质量检测等困难。从2018年夏秋粮两季收购情况看,全省呈现机制协调、市场活跃、秩序平稳、农民获益的明显特点,从政策性收购为主向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化收购转变的大势基本确立。

责任落实有力度

按照新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要求,地方政府依法履行最低收购价粮食的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属地监管职责,责任明显加重。为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江苏省组织各地根据夏秋粮收购期间价格走势和市场情况,灵活应用政府与市场两种手段,因时因势组织收购。小麦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时,及时向国家申请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托市)。小麦托市量同比大幅减少67.5亿斤,占总收购量比重由46%下降至21%,既有效支撑了粮价、保护了农民利益,又避免了托市比重过大带来的政策性粮食库存过快增长和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积极性的受挫,市场化收购量同比增加27.8亿斤,总收购量199亿斤,居全国第一。2018年秋粮收购时,江苏稻谷市场价格始终高于最低收购价格,各类主体积极入市,累计入库167.4亿斤,同比增加8亿斤。地方国有企业收购商品80.23亿斤,同比增加9.5亿斤;其他社会主体商品收购87.16亿斤,同比增加16.8亿斤,为历年最高,市场充满活力。淮安市粮食局副局长杨宝鹤介绍,淮安是江苏粮食主产区,2018年水稻种植面积460万亩,500多家民营加工企业的大米加工量达150万吨,民企已经成为粮食收购的绝对主力。

难题解决有突破

由于粮食种植周期长、气候影响大,一旦受灾,超标粮食质量安全风险和收购、处置往往成为最大难题,容易出现农民卖不出、企业不敢收、财政补不起的艰难局面。对此,江苏省以省政府规范性文件形式出台超标粮食处置办法,构建超标粮食收购处置长效机制,省财政对处置费用给予适当补助,对企业配置质检等设备予以奖补。各地履行属地责任,出台配套措施和不合格粮处置预案,苏州收购并分类处置了2920吨超标小麦,泰州筹资240万元配置快检设备,推广针对当地多发的呕吐毒素的检测技术。

收购资金有保障

国有粮库由于历史包袱重,可抵押资产少,而粮食收购任务重、银行风险防控要求高,这往往造成企业信贷能力低、市场化收购资金筹措难。对此,江苏省自2013年起在全国首创政府主导、财政注资、企业参与的粮食共同担保基金,明确规定财政性资金在县域基金规模中不少于30%,已累计投放贷款800亿元,无不良贷款记录。目前该基金规模9.4亿元,其中财政注资4.5亿元,按10~15倍贷款比例,可满足130多亿元粮食市场化收购贷款需要。

江苏还充分发挥国家下拨的稻谷补贴引导作用,在对稻谷生产者给予补贴的同时,全国首创对稻谷优质优价市场化收购给予补贴,商业银行与农业发展银行享受同样基准贷款利率财政贴息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全省国有企业通过与其他商业银行合作,年内获得各类贷款12.6亿元。

优粮优价有导向

国有粮库长期以来吃“政策饭”,单纯依靠托市,市场经营能力弱,必须解决托市无法启动后的发展问题。对此,江苏强化优质优价导向,指导粮库由单一的收购、储备业务,前延后伸产业链,向基地化生产、收购、储备、加工、销售一体化全产业方向发展,做强产业链,拓宽价值链。

在产业链前端,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下游产业对上游的引导、反馈作用,促进品种优质化、基地规模化,共收购种粮大户小麦97.7亿斤、稻谷73亿斤。全省“南粳5055”等优质食味品种稻谷种植面积已达1050万亩,占比31.3%,同比增长10%。

在产业链中端,将优质优价收购100亿斤作为省政府年度百项重点任务之一,各地储备企业依质论价、优质优价,优质稻谷与普通品种价差在0.1元以上,地方储备轮换收购量50%以上、现有储备40%以上为优质品种。

在产业链后端,以品牌建设和新型流通业态提升增值空间,30%的省储粮承储企业有自主加工能力,全年轮换加工量占省储轮换总量30%。

收购方式有创新

每年夏秋两季,江苏2000多家粮库要面向2.5万名种粮大户、2600万农民开展收购,年收购量400亿斤,在粮食供求宽松的大格局下,收购工作面广量大、形势复杂。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要求,研发推广国内第一款专门为农户售粮服务的手机应用“满意苏粮”,推出供需对接、订单种植等新功能,为农提供政策信息、预约卖粮、供需对接、订单种植、库点导航等多种个性化服务。“满意苏粮”共有注册用户2.8万户,累计访问37万次,全年共促成交易31亿斤、订单种植8万亩,得到售粮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作者来源: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