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后,国庆小长假接踵而至。在浙江省海宁市斜桥镇的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渔民趁着销售旺季,一批批澳洲淡水龙虾出水发货。稻田里,弯腰的穗子开始泛出金黄,已是丰收在望。
据了解,由于经济效益较好,通过“稻虾共作”,亩均效益从原先单种水稻的千元,一下子突破万元,今年,斜桥镇的种养面积从去年的225亩扩大至1800亩,走出了一条“万元田、千斤粮”的生态致富路。
新模式、新技术怎么推?依托党建优势,当地实行“政企院校村”合力共建,由政府来搭台,作为全国最大的澳洲淡水龙虾繁育基地的“鸿海养殖”唱主角,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再引入省农科院研究基地和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基地,推进稻虾产业“研—育—产—销”全链条发展。
一村富不算富,如何带动一同富?对此,斜桥镇通过“村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由村里投资建设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再出租给农户。这样一来,农户无需大额投资,便可“拎包入驻”,若再有资金不足,还有“红链共富贷”可提供支持。以新农村为例,整村“稻虾共作”面积一下子突破320亩。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农科院将在新农村建立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提升共同富裕项目,用数字化手段对水质、温度、病虫害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监测,实现精细化养殖。目前,红螯螯虾全产业示范园和示范推广项目也成功跻身省“一县一业”项目之列。(朱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