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6点多,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萧西路上热气腾腾,一家餐饮店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这是萧山区的网红老年食堂——湘湖大食堂。
“这里的菜品新鲜、味道好、价格实惠,尤其是大肉包,每天都要排队买。”湘湖社区的老年食堂仿佛成了老人们的欢乐驿站。
湘湖大食堂只是萧山区老年助餐服务的一个缩影。开业一年多来,食堂不仅满足了老年人的用餐需求,也通过社会化运营实现其自身“造血”能力。
让长者食有所依,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温度”。据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22.1%的老年人有助餐服务需求,在养老服务中需求量占比最大。截至2023年,萧山区户籍老年人口35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7.22%,老年人口规模居杭州首位。为切实满足老年人的助餐需求,萧山区聚焦民生“食”事,以助餐服务为切入点,致力打造多元化、普惠型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形成了一批示范性强、群众有感、可复制推广的优秀案例,为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萧山样本”。
全域覆盖
因地制宜探索特色助餐模式
萧山区按照大社区养老的空间规划进行融合布局,因地制宜利用社会资源,深化探索特色助餐模式,寻求破题最优解,初步形成了以老年食堂为主体、其他助餐模式为补充、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现全区已有助餐服务机构176家,其中老年食堂129家、助餐服务点37家、老年餐桌10家。
针对社会餐饮资源相对匮乏的乡村地区,义桥镇率先推出了可复制推广的“中央厨房模式”,以党建引领、村企共建为支点,通过在归农复健养生庄园项目开设义孝大食堂,以1个“中心老年厨房”,“3+N”辆送餐车的形式覆盖辖区14个村社,同时食堂的开设和运营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送餐、保洁等30余个工作岗位。
全力推动
品牌引领打造服务集群
社区食堂切口虽小,但背后折射的不仅仅是简单的“食”事。为解决“一餐热饭”的难题,萧山区打造了具有萧山辨识度的助餐服务品牌“萧膳养”。在萧山区纪委区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指导下,萧山区民政局制定《“萧膳养”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指引(试行)》,通过规范老年人助餐服务,统一老年食堂、助餐点、老年餐桌三级服务管理,完善助餐服务机构备案、评估、退出三大机制,形成“案例示范—目标计划—操作指引—资源链接—监管责任—服务评价”的老年助餐服务全链条管理流程。
盈丰街道与和家·御虹府长者之家开展政企合作,以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为核心,不断辐射周边社区,主动打开机构的大门,将养老机构食堂转型升级为社区食堂。不少年轻人直呼:“太爱来这里吃饭了,不仅有美味的红烧肉,还有和蔼的爷爷奶奶们传授人生经验!”
全民共建
社会参与撬动银发经济
现今,萧山区“宝藏食堂”不断出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入社区食堂,曾囿于“只为老年人服务”的食堂生存方式也不断拓展新的模式。
6月5日,萧山区召开推进老年助餐服务扩面提质工作现场会,会上正式成立“萧膳养”助餐服务联盟,顺旺基、新丰小吃、稞稞笑、新利餐饮、九龙厨具等8家单位盖印结盟,通过和企业联盟的方式,挖掘社会资源,引导爱心企业共助家门口养老事业。饿了么、施家八大碗、第贰厨房、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分别与城厢、新塘、闻堰、宁围四个街道签订了“萧膳养”助餐服务战略合作协议,为老年人助餐提供了互利共赢的新路径。会议还聘请了专业营养师作为首批“萧膳养”助餐服务体验官,共同助力助餐服务品质提升。
小食堂,大民生。
未来,萧山区将持续聚焦打造便利可及、覆盖广泛、服务优质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加快把老年人助餐的民生愿景绘制成幸福实景,把“萧膳养”的暖意传递给更多的家庭。(俞琳 王苏萍 古志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