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WM

您好,欢迎访问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云南曲靖“铁翅踩缸菜”走上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快车道

2021-10-09 14:44来源:曲靖日报编辑:郑添元

在曲靖市富源县大街小巷里的每一家餐馆,酸菜都是最常见的一道菜品,或是主菜,或是配菜。若问酸菜哪儿产的有名气,必答:“后所铁翅”。

距离富源县城20多公里的后所镇阿依诺村委会铁翅村,是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铁翅踩缸菜(酸菜中的一种)的产地。靠着祖辈传下来的制作技艺,铁翅村民大多都能制作踩缸菜,但多数用于自给自足,只有少量流入市场。虽然铁翅踩缸菜的名气不小,但多年来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带给村民的收益也微乎其微,是85后小伙杨永平让铁翅踩缸菜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快车道。

今年36岁的杨永平,是后所镇阿依诺村今年新当选的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出生在阿依诺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他,15岁初中刚毕业就外出打工闯荡,辛苦打工三年积攒了1万元存款,他用这笔钱学了货车驾驶。之后的几年,靠着帮人开车运煤,不仅有了一些积蓄,还有了自己拉货的路子。2008年,他借钱买了自己的货车,一边跑车拉货,一边开始做起了煤炭生意。2013年开了货场,2016年又经营起了洗煤厂。十多年的时间,杨永平从一个平平无奇的打工人,变成了村里数一数二的有钱人。

2021年初,正值阿依诺村“两委”换届,村里人一致选举踏实能干、脑子活的杨永平担任村干部,心里没有任何准备的他,看到村民的支持和鼓励,也下定决心回到村里任职。

“给我三年,做成惠及全村的产业,做不到,我主动辞职。”在上任后的第一次村民代表会议上,杨永平向全体村民立下军令状。

上任履职后,杨永平和村干部的目光共同看向了村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铁翅踩缸菜。就目前的产业基础来说,发展酸菜产业,村里具备品牌、技术、区位等多方面优势,不仅风险小、成本低、见效快,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够很快覆盖全村,带动面、受益面都很广。

为了尽快将发展思路付诸实践,杨永平提出的“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以杨永平名下企业注资、村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发动农户种植青菜供应企业用于加工生产,在多方受益的同时做优做强酸菜产业。

今年5月底,投资300万元建设的踩缸菜加工厂房建成完工,6月初加工厂进入试生产阶段,还注册了商标,并与县内外多家食品企业签订了供销合作协议。

试生产阶段,就消耗了全村100余户农户种植的青菜,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种植青菜成本低、管理简单、产量大,前段时间已将家里2亩青菜全部卖给加工厂,收入4000元,下一季准备多种几亩。”阿依诺村农户王二蛮说。

为了形成示范种植带动效应,试生产期间,村里又以每年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了200亩土地进行示范种植。村民除了自己种植增收,种植基地和加工厂都需要劳力,村民还能在家门口务工再多一份收入,通过种植、租地、务工,有的农户一年下来可增收两三万元。

随着两个多月的试生产结束,相关生产手续陆续到位,近期,第一批发酵的酸菜已进入加工销售环节,铁翅踩缸菜产业化后的第一批产品全面走向市场,阿依诺村的酸菜全产业链发展已现雏形。为了把产品卖得更好、卖得更远,杨永平一闲下来就开始直播卖货。

看着加工厂的用量一天天增大,仅靠目前村里几百亩的种植产量,根本无法满足加工生产需求。杨永平打算在接下来的种植季节,带着村干部进村入户开群众会,动员农户种植青菜,最终达到3000亩左右的种植面积。

“如果村里1000余户家家种植两三亩,每亩平均两三千元的纯收入,每年每户直接增收六七千元也不是难事。”杨永平算了算种植增收账说。

距离杨永平上任已有半年多,自从确定了产业发展方向,半年的时间他几乎天天跟酸菜打交道,说话聊天三句不离酸菜,一心想着把产业做优做强的杨永平,被一些村民称为“酸菜书记”。

据村干部介绍,在发展酸菜产业的同时,结合村里的人居环境提升,杨永平心里又在谋划另一个普惠全村的产业——有机肥加工。通过有偿收购村民地里的秸秆和养殖产生的粪便加工有机肥,再用有机肥种植青菜,既解决了村里因粪草而难以根治的脏乱差问题,又产出了品质更高的有机青菜供应加工厂,真正实现企业、村集体和村民多方共赢。

杨永平除了是全村发展致富的“火车头”,还是村里年轻人的“领头人”。为了聚合更多发展思路,杨永平以村里在外工作、经商的村民和在校大学生为基础,建起了“发展交流群”,通过村里在外人才的“金点子”“金路子”为村里发展得更快更好提供了新思路、新活力。(郭燚 王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