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2020年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以来,目前已累计征集和收集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种质资源4407份。这意味着有四千多份种质资源将获得有效的储存和保护。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播种的季节里,这条关于种子的好消息让我们看到了新疆在维护国家种子安全方面做出的努力,也让我们对守护好一粒粒价值千金的种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可以说种子安全就是粮食安全。而种质资源的普查与收集则为育种创新建立了丰富的基因资源库,进而为保障种子安全筑牢了防线。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种质是指生物体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它往往存在于特定品种之中,如古老的地方品种、新培育的推广品种、重要的遗传材料以及野生近缘植物,都属于种质资源的范围。袁隆平院士生前在带领团队研发杂交水稻时,极为重要的一个突破口就是找到了一株雄性不育野生稻“野败”,从而为十四亿人吃饱肚子提供了关键密码。“野败”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一粒种子的价值,绝不等于眼前的收获那么简单,它关系到中国人的饭碗安全。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虽然水稻、小麦等主粮的生产已实现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但番茄、洋葱、茄子、胡萝卜、辣椒等常见蔬菜的种子高度依赖进口,甚至草种的进口总量都在大幅增加。种业发展滞后、受制于人,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通过科研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但培育良种、种业创新不是无中生有,而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培优选优,因此必须要有足够的种质资源作为科研基础。正因如此,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就非常重要和必要。
放眼全世界,种业发达的国家无不重视种质资源收集,比如拥有杜邦、孟山都等几大跨国种业公司的美国,就是世界第一种质资源大国。而我们通过收集和保护来丰富国内农作物种质资源,不仅是保护具有重要潜在利用价值的种质资源,而且能够为未来国家生物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基因资源,保障种子安全、推动种业发展。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非常重视种子问题,国务院也相继出台文件对种业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我们要深刻认识大自然赐予的每一粒种子的价值,用好一粒籽,护得万家安。(张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