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讯(李宗泽)近年来,四川省绵竹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这一嘱托,认真落实中央战略要求和四川省委重大部署,围绕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按照品种优化、品质提升、品牌壮大、市场搭建的千亿级川果产业集群发展思路,在建基地、创品牌、促融合上下功夫,以做优做强绵竹猕猴桃这一“川果”发展为目标,高质量推进猕猴桃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目前,园区拥有华胜、山牧、棚花、佳源等10余家拥有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猕猴桃专营龙头企业、专合社和家庭农场,种植面积2.5万亩,实现综合总产值3.5亿元,2020年被四川省认定为省级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加强科技创新,推进产业标准化建设进程
科研创新特色化。建立了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绵竹猕猴桃产业化工程实验室,四川省猕猴桃育种与栽培工程实验室,四川省猕猴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与国内科研机构和大学建立广泛合作关系,培育自有知识产权的品种,创新猕猴桃产业化技术。目前,投入市场新品种4个,储备新品种10个,获得专利技术48项。育种攻关取得重大进展。申报猕猴桃新品种2个(其中“华红四号”为世界第一个四倍体红肉品种),4个砧木新品种、6个专用雄株品种明年即将申报新品种权。发展规划高质化。我市先后组织国内专家编制了《绵竹市猕猴桃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确定了发展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目前,在猕猴桃产业上,我市已培育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德阳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个,形成了以华胜农业、棚花农业、山牧农业为代表的猕猴桃产业集群,推动我市猕猴桃高质量发展。产品品质优质化。强化品牌创建,提升区域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全省猕猴桃重大技术协同推广交流培训暨首届四川猕猴桃品鉴会”上,四川华胜农业有限公司的“红实2号”和绵竹佳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红阳”分别获得红肉组金奖和最佳风味奖。目前,我市拥有“岷岷甜”、“百年棚花”等8个猕猴桃品牌,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个、绿色食品认证1个,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1个,建成大数据中心1个,物联网基地5000亩。
推行行业标准,优化技术支撑
规范行业管理,推进猕猴桃生产“五统一”。成立了绵竹市猕猴桃产业发展暨管理协会,对绵竹猕猴桃产业实行行业自主管理,广泛推行“大园区小业主”、“返租”等生产模式,依托协会,推进我市猕猴桃生产五统一,即:“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统一”。加快标准制定,提升基地标准化建设水平。我市先后制定并推广《绵竹市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绵竹市猕猴桃水肥一体化设施操作规程》等技术标准4项。目前,全市猕猴桃标准化生产面积达1.7万亩,占猕猴桃总面积的70%。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标准化猕猴桃园区。目前,全市猕猴桃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灌溉条件好,园区全部实现水肥一体化(喷滴灌),翻耕、喷药、除草、撒肥等全套机械化操作,现代农机装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全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园区内现有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个、省市优秀示范合作社2个。建立园区大数据平台和可追溯体系,从育苗到果子成熟采用检测数据进行科学管理。通过视频监控和网络信号传输,在后台收集猕猴桃生长各项数据,并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做到科学管理、精细化作业。
强化政策扶持,增进产业发展新动能
制订现代农业发展奖补政策。从2012年开始,我市连续出台了《绵竹市现代农业发展扶持意见》,将猕猴桃产业纳入奖补范围,市本级累积用于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奖励资金逾1000万元,并争取到上级用于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项目资金近5000万元,带动业主投入近1.5亿元,主要用于基地沟渠、作业道、水肥一体化设施等建设,打造规范化、标准化的猕猴桃产业园区。着力提升猕猴桃初加工水平。共建成猕猴桃冷藏库60余座,冷藏能力达5500余吨;建成猕猴桃智能分选线3条,日分选能力达500吨。全市猕猴桃总产量的80%均通过分选、包装和冷藏处理。促进园区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我市在猕猴桃万亩核心示范区共建设观光道近10公里,以果为媒,成功举办“赏果节”、“猕猴桃采摘节”等节庆活动,实现一二产业联动、一三产业互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创新形式助农增收。通过实行“大园区+小业主”、反租倒包、带资入股等方式,让农户实现“租金收入+务工收入+超产分成+二次返利”等多重收益,推行村集体资产折股量化,鼓励农户入股龙头企业和专合社,切实打通农户与农业园区、农业大户、集体经济的联结,切实促进园区群众增收致富。园区业主与所在行政村签订了猕猴桃产业发展合作协议,行政村为业主提供劳务和园区管理等服务,业主按每亩30元支付服务费,园区所在的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发展壮大。园区业主与农户签订反租倒包协议,以20亩左右为一个承包单元,户均增收25000至40000元,园区内务工农民人均增收8000至1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