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人员流动加大,农村地区群众就医保障和医疗救治工作牵动人心。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是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那里情况如何,是否做好了相应准备?日前,记者前往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实地探访。
于家务乡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南部,下辖23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总户数15267户,人口28987人。“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作为最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了大量辖区村居民用药咨询、发热诊疗等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于家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科长于颖超说。
于家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人民网 李博摄
目前,于家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工作重心已转移到医疗救治上,通过扩充医疗资源,加大药品和医疗设备采购等,多措并举提升救治能力,全力守护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第一道防线”。
关口前移 发热哨点严守第一关
进入于家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内,记者步行100米来到单独开设的发热筛查哨点,于颖超介绍,以前二级以上的综合医院才设立发热门诊,村民只能跑很远的路,前往通州城区的医院就诊。
“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优化后,针对老百姓发热就诊需求的增加,医疗救治的关口也相应进行了前移,基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实现应开尽开。”于颖超说。
于家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筛查哨点。 人民网 李博摄
记者在发热筛查哨点看到,患者需要由工作人员引导通过专用通道进入。进门后首先要测温并进行信息登记,哨点设置了观察室、隔离室、诊室和抢救室等,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就诊需求,于颖超说:“村民们出现发热情况,在家门口就可以就诊,不用再奔波了。”
于颖超介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疗一般内科安排3人、外科安排1人,发热哨点安排1人,如果门诊量大,会根据实际情况增派人手。元旦过后就诊人次明显降低,目前发热患者依然在发热哨点就诊,其他症状患者可正常到就诊大厅挂号就诊。
医护在岗 全力守护百姓健康
针对村里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儿童等特殊群体,于家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力做好医疗服务,医务人员开展下村疫苗接种工作,撑起老人“健康保护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紧急购置了CT、肺功能仪、制氧机、便携式多参数病人监护仪等设备,完善了硬件设施,提升了救治能力。
患者进行输液康复治疗。 人民网 李博摄
记者在三楼住院部看到,部分患者正进行输液等康复治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住院治疗服务,病房全部开放,共提供25张床位,实现应收尽收。高峰期时,最高接诊量达50多人,以老年人为主。
“我们有6名护士,全都顶在护理第一线。既方便村居民就近治疗,也缓解了大医院的接诊压力。”护士长何桐说,目前每天接诊量大约在45-50人,虽然处于平稳阶段,但医生、护士基本处于停休状态,全员在岗,尽最大努力保障患者就医需求。
何桐说:“我们医护人员时刻紧绷着守护人民群众健康这根弦,也放弃了这个春节假期的休息,全员随时做好迎战准备。虽然大家很疲惫,但守护好辖区百姓身体健康是我们职责所在。”
中医有“方” 筑起预防救治屏障
于家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发挥中医药作用,参与当前医疗救治,中医科参照最新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推出适合普通人群,体虚易感人群和儿童等中医药预防方,以及感染新冠后的轻症治疗方,并进行了投放。
“我们中医科在四楼,一周七天均有中医医师坐诊,医师们根据居民自身需求,指导患者科学用药、积极防护,还提供中药代煎服务。”中医科科长马小娟说,中医医师还通过微信等渠道为辖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
张大爷是于家务乡西垡村村民,2022年12月初,村里陆续有人感染,由于老伴患有基础病,张大爷感到十分紧张。马小娟了解情况后,首先安抚了老人的情绪,并指导张大爷一家在做好防护的同时,尝试服用中药预防饮。12月22日,张大爷通过微信向马小娟反馈说,在大夫指导下他们一家都得到了很好的防护,十分感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马小娟指导患者用药。 人民网 李博摄
“高峰时期,中医科发热门诊两名大夫每天的接诊量达到了八九十人。现在疫情趋于平缓,目前我们通过针灸等理疗,对恢复期的患者进行指导和治疗,每天接诊量在五六十人左右。”马小娟说。
谈及即将到来的春节,马小娟表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药储备充足,她们还会定期对患者进行远程指导,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助力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让人民群众过一个平安、健康的新春佳节。(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