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运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运。近日,记者跟随D2281和D376次列车,往返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行程3000多公里。从乘客出差、返乡、旅游的脚步和满怀期待的话语中,感受2023年的新年脉动。
1月9日,在D2281次列车上的旅客和乘务员。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1月9日早上6点半,D2281次列车从南京南站开出时乘客不足百人,经过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站多次上下,8点半到达上海虹桥站已有1500多人,500多人在虹桥站下车。“‘轨道上的长三角’、公交化的高铁,让人们可以住在江苏,工作在上海。”D2281次列车列车长郎茜说,常年在铁路上工作,看到活跃的客流让她觉得信心满满。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孟伦的课题组分析发现,近3个月来,“疫情”“转折点”“岗位”“招聘”等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主要城市网友搜索较多的微博关键词。数据显示,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前,D2281次列车单程发送旅客约2000人次,之后单程发送旅客已上升到4000多人次。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在回升。
1月9日,在D2281次列车上,列车长郎茜(右)和旅客一起展示“福”字。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春节前把各种会开完,节后全力争抢工程订单。”中建四局江苏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詹斌清近期频繁乘高铁在长三角城市间奔波,到各地检查项目、布置工作。他感觉今年临近年关比往年要忙。
在福建沿海,列车贴着海岸线穿行。右边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左边是不时从丘陵间露出的海面。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采购部工程师郝金铭却没时间欣赏风景。
他刚在江苏丹阳确认了电池箱体制造进展,又赶往福建宁德查看电池装配情况。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他一直忙着出差。因为很多订单开年就定下来,后面才能抓紧生产。“新能源是风口,快一步就有更多机会。”郝金铭说。
市场总有机遇,坚持才能胜利。深圳一家美容企业的市场经理王磊,小心翼翼地把一台除皱仪器从常州“护送”到潮汕。疫情给美容行业带来困难,但他相信2023年会迎来更多消费者。他笑着说:“消费要升级,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会变。”
十多名台胞从无锡上车,到厦门转飞机回岛过年。当被问到“带了什么年货”时,他们笑着说,现在物流很方便,很多东西都不用带。不过,坐D376次列车从深圳回南昌的大学生陈洋,却把学校的“家当”都尽量带回家。马上研究生毕业的她,将全力以赴写论文、找工作。
D2281次列车从广东陆丰站驶出时天已经黑了,但车窗外沿途城市灯光十分明亮。熟悉沿途风土的旅客说,在深圳和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的陆丰和惠州,不仅海鲜十分有名,经济发展活力也越发明显。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助理总经理刘雨高说,他经常乘高铁往返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这几年公司承建了长三角、珠三角许多城市的交通、厂房等项目,也感受到这些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
在D2281次列车上,记者遇到鞋业技术员董丛春。他曾在广州工作,如今为晋江企业做技术指导。他说,近些年,行业的技术不断升级,让他感触最深。他相信好技术意味着好品质,也会带来好销量。
1月9日,在D2281次列车上,小朋友展示兔子玩偶。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一路上,记者听到许多乘客对交通便利化的感慨。“轨道上的长三角”和“轨道上的珠三角”已成为驱动沿海交通脉动的重要引擎。据统计,2023年春运,长三角与珠三角间开行动车组列车74列,数量比2019年春运时增长54%。
新的一年,信心从哪里来?跟随春运列车往返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记者感受到了那么多人、那么多城市、那么多市场主体对发展的不懈追求。只要迈开脚步,前面就是春天。(刘兆权 杨绍功 杨丁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