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成为“C位”热词。对现代农业而言,新质生产力同样是引领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浙江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本身土地资源稀缺,劳力成本日益抬升,找准抓住新质生产力的发力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可谓重中之重。
谈及嘉兴,素以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而备受瞩目,其实这里还是全国城乡统筹发展的“优等生”。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该市蹲点调研时指出“嘉兴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过去20年,成绩有目共睹,嘉兴市农民年人均收入连年冠居全省,城乡收入比又是浙江最低,并且所有村集体年经常性收入均超160万元。
在这幅城乡共荣的画卷中,嘉兴的现代农业同样有声有色。作为“浙北粮仓”,当地除了拎稳粮食生产“米袋子”,各种新兴业态百花齐放,城乡先进要素加速流动,到处迸发着勃勃生机。这背后,农业科技进步功不可没,72%的贡献率领跑全省。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如何将其转化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春耕时节,记者来到嘉兴寻找密码。
强引擎:科研产业一体贯通
在嘉善县陶庄镇,建有一个现代智种产业园。经过短短几年发展,这里从“卖谷子”转型“卖芯片”,水稻繁(制)种面积超过了4000亩,效益较常规水稻种植翻了一倍多。得益于此,制种户户均可月增收3000元以上,所在的村集体经济增收超两成。
小镇何以绘雄图?源于身后的强大智囊团。近两年,这里承接来自各大科研院所的试验品种培育达80多类,牵线者正是扎根本土的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该院副院长王晖介绍,水稻育种一直是院里的优势学科,与陶庄镇形成密切合作后,等于让实验成果与产业转化无缝衔接。
蔡金洋是嘉兴农科院21名水稻育种科技人员之一,在他看来,科研与产业的一体贯通,无疑加速了育种商业化,也让科研人员更直接掌握产业的动态与需求。以优质稻的新星代表“嘉丰优2号”为例,通过与当地“可得丰种业”的联袂,2018年为浙江首度摘得国家级籼稻金奖,翌年便跻身全省主导品种,如今推广面积超80万亩。
一样种稻,有了科技加持,效益完全不同。比如:利用病虫害多抗选育,从种源入手推动减药节工,成效颇显;又比如,“嘉兴大米”声名鹊起,得益于一众优质稻的面世,如今其比例已占全市水稻总面积的三成多;另外,稻渔综合种养快速崛起,让嘉兴找到了一条稳粮增收的共赢路,40个省级示范基地,数量位居全省首位。
在嘉兴,科技改变了粮食产业,也在不断擦亮“土特产”这张金名片。杭白菊是桐乡的金字招牌,可随着“非粮化”整治,怎么种、种在哪儿成了严峻拷问。嘉兴市农科院里,郎淑平专注小麦育种,陈婕聚焦中药材种植技术,两位女将就为破解这个地方难题聚首。
改变栽种模式,搭配土壤改良,选择适宜麦种,经过联合攻关,辅以整套“组合拳”,“非粮化”迎刃而解,不仅保住了老阵地,还开拓出新空间。尽管产量小幅减少,杭白菊反倒实现了“优生优育”,品质更胜一筹。今年,杭白菊与小麦的轮作模式很快得以推广。
据了解,为了让科研与产业更紧密,像郎淑平、陈婕等多是科技特派员,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这一制度践行了20年。近两年,更显著的变化是,大家愈发强化团队作战,便于构建全方位的技术服务体系,为产业主体提供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
搭平台:资源要素一体配置
在嘉兴,很多农口干部常挂嘴边的一句话——用“二产理念、三产思维”,跳出农字抓农业。农业经济开发区的首创就极为典型,如同工业园区,人地钱等关键要素在此集聚。与之类似的,还有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业创新孵化园等,共同构成高能级的产业体系。
智能化的气候控制,精细化的水肥供给,冬有“地暖”、夏配“空调”……走进位于南湖农业经济开发区的湘家荡农业数字化工厂,满眼科技范让人刮目相看。这家“绿港农业”来自江苏,连栋大棚内种的是小番茄,采用无土栽培,许多环节“机器换人”后,2.5万平方米的种植区,只需20人打理。
由于常年化生产,这一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200万元,还直接或间接培养带动了500名以上高素质农民。在南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总农艺师张志芳看来,像“绿港农业”这样的大企业之所以能招引进来,并且迅速投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资源要素的一体配置。
如今,嘉兴各个县(市、区)都建了农开区,并科学布局了研发、生产、加工、物流、服务等功能区块,实行“区镇合一”管理,还有专门的国资公司实体运营。截至目前,这些农开区已累计引进优质项目19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8个,涉农投资总量超200亿元,核心区亩均产出高出面上两倍多。
有了高能级平台,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具备用武之地。嘉兴就此已累计创建省级数字农业工厂44个、未来农场5个,完成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317个。如果说这些平台的价值在于孵化培育与招大引强,那么,一众农事服务中心的落地,则为小农户走向现代农业提供了条条道路。
记者抵达位于秀洲区王江泾镇虹南村的勤丰农事服务中心时,主理人沈华中正忙着调试刚配备的水稻工厂化育秧中心。眼下,地头小麦长势正酣,得清沟、要打药,飞防手两人一队,日均可作业1000亩。有了育秧中心后,能为麦子生长“抢”回25天,亩均可增加两三百斤产量。沈华中不光自己用,还能服务周边数千亩。
省级层面,浙江部署了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嘉兴则以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抓手,投资了2.2亿元,实施19个农事服务中心“双强”项目,加快农艺与农机、农机化与数字化、装备支撑与服务保障的融合发展,成效开始凸显。根据计划,到2027年,全市将建成“省级+区域性+服务站点”的“19+44+N”体系,届时,社会化服务面积可覆盖嘉兴耕地面积的近85%。
建生态:人才引用一体推进
今年,浙江省委“新春第一会”聚焦人才,部署了高素质干部、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高素养劳动者“三支队伍”建设。嘉兴市委书记陈伟认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省委赋予嘉兴“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新定位新使命,嘉兴更要以“大人才观”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绘就“嘉兴成就人才、人才成就嘉兴”的美好图景。
事实上,一直以来,嘉兴都是一手抓平台,另一手抓人才。以“一县一园”全域农创孵化体系为例,对通过认定农创园的,嘉兴最高可予以2000万元补助,并配套提供技术、信贷、保险等服务,以及营造“办公+居住+社交”的创业生态社区,如此暖心服务让青年乡创无忧。
应超是“90后”新农人,也是南湖区首位农业植保无人机飞手,如今其身边集结了数十名小伙伴。年轻人创意无极限,接过岳父的担子后,应超带领“绿康农业”走入新阶段:打品牌、卖大米。去年12月,年产8.4万吨的优质生态米加工项目正式投产。眼下,他正招兵买马,希望吸引更多志同道合之士。
除了经营企业,应超还是区里农创客联合会的会长,他明显感受到,如今,从事农业的人才队伍结构正日益多元化与年轻化,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葡萄大王”朱屹峰56岁有着一颗共富心,带动种植户1800多户;石胜荣在种植园内建起农民田间学校,其所在村庄的花农现已有300余户;沈福良的蜗牛养殖合作社成了行业“隐形冠军”,拉动养殖户户均年增收10万元至30万元;还有留英硕士水晶晶,建起全市唯一的鲜食玉米育繁推省级种业创新平台。
刚刚履新嘉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的金梓伟,此前长期从事人事方面工作,在他看来,发展新质生产力,一定要坚持优质人才观,既要引进,更要用好,厚植政策倾心育才、搭建平台促进引才、优化服务暖心留才,促进各类人才向乡村一线流动,这是一项系统工程。
据了解,通过打造农创园、举办创业创新大赛、组织研修培训、兑现人才补助等方式,近两年,嘉兴乡村涌动着年轻血液,已培育5500多名大学生农创客。接下来,全市还将重点围绕招引乡村高端人才、壮大乡村基础人才、培育乡村双创人才,从资金扶持、平台打造、金融支持、用地保障等方面入手,加快构筑乡村人才振兴“引育用留管”的生态链。(朱海洋 方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