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泡一杯枸杞,如今成了不少人的养生方式。可市面上色泽鲜艳、颗粒饱满的枸杞,有些却是熏过硫磺的。据媒体报道,在青海格尔木、甘肃靖远等地,部分商户为了枸杞有个好品相,或使用焦亚硫酸钠给枸杞“提色增艳”,或干脆直接搭起棚子用硫磺熏。日前,甘肃靖远通报称,当地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将依法严惩有关违规违法责任人。
硫磺熏枸杞,又刷新了不少人的认知。事实上,关于农产品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一直存在着所谓的“土方”“秘法”。当然,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壮大,特别是各类行业标准、食品安全法律的完善健全,诸如此类的野蛮加工手法大为减少。从最近曝光的这个案例看,其场景主要发生在小商户的小作坊之内,而行业背景则是局部“小”“散”“乱”的特色农业。
发展特色产业合乎规模经济规律,理论上也有助于规范化管理。从过往经验看,特色农业搞得好的,一般都是标准化程度高的。其中最顶尖的农产品,不少都成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显然,这其中蕴含了一条值得期许的价值提升之道:做好品控、提升品质,就能获得更高的溢价。无论对于种植户还是地方经济发展来说,这都是合乎长远利益的。只是很遗憾,不是每个地方,更不是所有农户,都能够一以贯之地从细从严狠抓特色产业全链条品控。
现实中,一些地方的特色农业,属于大而不强、多而不立,甚至还有些早已坏了口碑。究其原因,就是过程失控。比如说,种植环节的农药使用、储运环节的保存方法,以及加工环节的物质添加等,都存在颇多猫腻。媒体调查就发现,硫磺熏枸杞并非孤例,当地其他农产品生产销售者“深谙此道”的,不在少数。
从本质上说,这也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诚信经营者没有因为品控与品质得到更多回报,反倒是那些歪门邪道用硫磺熏枸杞的商户,因为“耗损”更少、“品相”更好而获益更多。倘若不就后者及时给出严惩,那么长此以往,只会造成一种系统性的行业道德塌方。
值得注意的是,事发之后,当地职能部门及时表态,要彻查、严惩、举一反三。虽是亡羊补牢,但总归是瞄准了问题,亮明了态度。我们也期待着,当地从查处具体案件着手,能够加速标准化、强力化管理的全流程再造,真正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做出口碑。(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