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强调“力争未来5年让企业恢复到正常的增长曲线上”的海天味业,并没有在2023年收获惊喜,反倒迎来了自2014年上市以来的“最差业绩”——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跌。
4月26日,海天味业发布2023年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245.59亿元,较上一年下降了4.1%;净利润为56.27亿元,同比减少9.21%。这也是海天味业10年来首次遭遇营收下滑,净利润连续第2年下滑。
一路下滑的不只是海天味业的业绩,还有股价和董事长的个人财富。
根据同花顺iFinD的统计,最近3年,海天味业的股价累计下跌60.7%,市值蒸发超过3200亿元。在《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上,海天味业董事长庞康以790亿元的财富位列榜单第183名,与 2021年榜单上的2150亿元相比,他的财富在3年的时间里缩水了1360亿元。
回到2023年的业绩来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拉动海天味业的“三驾马车”酱油、调味酱和蚝油再次失速——分别实现营收126.37亿元、24.27亿元、42.51亿元,分别同比下滑8.83%、6.08%和3.74%。
酱油、调味酱和蚝油主力产品营收下滑的同时,销量也分别同比下降8.17%、0.41%和1.92%。动销不旺导致库存增加,三者库存分别同比提高152.54%、165.68%和61.93%。
作为能将产品摆上各大小城市和乡镇货架的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长期以来真正的影响力在于对渠道的把控,让原本区域化的调味品能实现全国化扩张。但近年来,海天味业的渠道明显在面临复杂的压力。
线下和线上渠道的营收都在下滑。2023年线下渠道营收实现219.26亿元,同比下滑3.86%;线上渠道实现营业收入约8.89亿元,同比下降10.06%。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经销商数量变少了。
2023年年报显示,海天味业经销商数量为6591家,这比2022年的7172家净减少了581家;而这也是连续第2年净减少,相比2021年巅峰时期的7430家,净减少839家。
从此前一路高歌猛进的“酱油茅”,到如今业绩和股价都不复往日辉煌的现状,海天味业遭遇的困局,一方面与2022年9月底公众质疑“添加剂”与“双标”的舆论风波有关;但长期来看,还在于海天味业长期高度依赖单一酱油品类,且市场面临充分竞争之下,增长临近天花板。
酱油业务是海天味业的“半壁江山”,2023年酱油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接近51.5%。
而在酱油领域,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依然很多,包括千禾、李锦记、美味鲜、厨邦、加加等品牌。
它们等待海天味业“跌倒”之时蚕食市场。其中不少竞争对手尽管与海天味业整体体量差距明显,但业绩近年来实现增长,这也很难将海天味业的增长乏力归结为大环境需求不旺的因素。
比如千禾味业预计2023年度实现净利润5.09亿元到5.78亿元,同比增长48%至68%。
事实上早在2023年11月的投资者交流纪要中,就有人对海天味业发起提问,“近两年公司把业绩停滞解释成大环境不好,而众多友商近两年都实现了快速增长,是否是公司在产品力或者其他层面出现的问题?”
海天味业此次回答依旧将主要原因归结为外部市场环境和行业竞争。比如消费者需求越来越碎片化和多元化,行业内竞争加剧,对公司过往积累的优势是一个挑战。因此公司也在应势而变,加快在产品、渠道、内部管理等的全面变革,通过切实有效的变革,重新获得新优势,从而进一步强化企业竞争力。
同时这家公司也承认,2021年底进行了提价,主要产品提价幅度在3%-7%不等,提价综合考虑了成本变化、销售策略、企业持续发展等多种因素。但提价对毛利和利润的效果不显著,主要是近年成本端超预期上涨所致。
而海天味业也没有放弃寻找新增长点的努力。
近年来这家公司频繁跨界,推出火锅底料、食用油甚至果蔬汁、酱油冰淇淋等产品。譬如海天味业的“火锅@ME”在2020年通过《吐槽大会》等综艺赞助的方式加大推广力度。
但这样的新业务除了试水市场以及提高海天味业的品牌声量外,目前还没能在业绩上对公司带来强有力的拉动。2023年报显示,包含醋、料酒、调味汁、鸡精鸡粉、番茄酱、发酵饮料、油、米等等的其他产品营收达到34.99亿元,同比增加19.35%。
一个原因在于,海天味业每每入局的新业务,都不乏早先占领市场的巨头和新品牌,它并无优势突围。
不过基于2023年同期相对较低的基数,海天味业在2024年一季度终于实现了增长,营收约76.94亿元,同比增加10.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9.19亿元,同比增加11.85%。(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