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渥食品不远万里从国外进口的牛奶、啤酒等产品“不香了”。
4月18日,品渥食品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11.23亿元,同比下降27%;实现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下跌754.87%。这也是品渥食品自2020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
品渥食品是一家将进口、销售国外食品作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业务涉及乳制品、酒饮、粮油调味品、谷物早餐、饼干等等,主要产品包括德亚牛奶、瓦伦丁啤酒、品利橄榄油等等。2020年9月,品渥食品在深交所上市,成为A股真正意义上的“进口食品第一股”。
从其业务模式上看,品渥食品与国外供应商合作,由供应商按照公司要求进行生产加工后再原装进口到中国,产品进入中国后不再进行分装或者重新包装,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品牌运营管理、产品开发与渠道营销上。
对于2023年的业绩下滑,这家公司将原因归结为国外采购成本、海运成本上升,以及运力不稳定,还有中国液体奶市场复苏偏弱和竞争加剧等,对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
从不同业务类别来看,乳品、啤酒、粮油、谷物、综合食品无一例外地出现营收下跌,分别同比下滑25.86%、34.09%、24.87%、46.52%和14.99%。同期,各业务毛利率分别较2022年减少7.71、7.27、12.39、12.84和9.68个百分点。
品渥食品业绩疲软已经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2021年在收入增长9.84%的情况下,净利润下跌了29.72%;2022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分别下降6.78%和88.26%。对此品渥食品解释称是疫情导致终端需求下降,销售工作受阻,物流配送难度及运输成本增加;此外,仍然是国际形势的影响,欧洲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其采购成本上升,压缩了利润空间。
直到疫情后中国消费市场复苏的2023年,这家公司甚至出现了亏损。
作为收入占比接近80%的德亚牛奶,其业绩变化成为观察这家公司亏损情况的一个切口。
品渥食品2012年将德亚牛奶引入中国市场。在进口液态奶细分市场,德亚牛奶从2019年开始保持了多年第一的市场份额,出现在很多线下商超“进口食品”的货架中被消费者所认知。从产品上看,德亚旗下有进口纯牛奶系列、进口有机奶系列、进口酸奶系列、进口儿童奶系列。2023年,还进一步推出了新西兰进口的A2β-酪蛋白全脂牛奶以及A2β-酪蛋白全脂奶粉产品作为德亚高端线产品。
虽然它凭借“进口品牌”有了一定光环,但德亚牛奶面临的大环境是中国原奶产量充足,乳业市场进入到短期调整阶段。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牛奶产量在2023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达到了4197万吨,同比增长6.7%。这一增长为中国乳制品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基础,同时也对进口牛奶行业产生了影响。
尽管中国牛奶产量增长,但消费增长滞后于产出增长,导致了生鲜乳的相对供应过剩。这使得大包粉和液态奶等乳制品的进口量大幅减少。同时,中国原奶价格的下调也对进口牛奶行业构成了压力。
对于进口牛奶来说,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出于对口感和新鲜度的追求,不少消费者会选择保质期更短的低温液态奶,而进口牛奶多为保质期较长的常温产品。
2023年5月,品渥食品业绩说明会上遭遇投资者提问,“国产品牌在售牛奶多为当周、当月所生产,超过3月即转入降价清仓,而德亚出售的为出厂7-10个月的产品,这样如何保证竞争力?”
对此,管理层以“公司牛奶供应商主要位于欧洲,均为国际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已建立全面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品质优良”来作答。这也意味着,在现阶段的进口业务模式下,品渥食品也并没有更好的方案解决这个问题,以及低温奶市场可能面临国内乳业巨头更激烈的竞争。
而它也将新增长点寄希望于奶酪。
2023年品渥食品完成了上海奶酪工厂的正式投产,首批在2023年底投产的产品是小圆奶酪。根据公告,该项目投资超1亿元,预计年产量达4032吨,首期引进小圆奶酪、手撕奶酪两条生产线。品渥食品试图借此优化产品结构和提高利润率。
不过从整个行业情况看,曾经被视作乳制品消费升级代表的奶酪也走了“下坡路”。
以“奶酪第一股”妙可蓝多2023年的业绩为例,营业收入40.49亿元,同比下降16.16%;净利润0.63亿元,同比下降53.90%。
根据快消品线下零售监测机构马上赢的一份报告,从2022年1月至今,奶酪类目的整体销售额呈现较明显的阶梯性下滑趋势。奶酪在乳制品类目中的市场份额占比从2022年1月的最高点5.92%滑落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3.5%左右,下滑幅度约为40%。
照此来看,试图挤入奶酪这一赛道的品渥食品可能还面临严峻的挑战。(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