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WM

您好,欢迎访问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养生方 | 小暑莫贪凉,喝碗健脾汤

2024-07-08 12:45来源:金羊网编辑:李莹

小暑至,盛夏始。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即将随之而来。三伏天该如何养生?广东人著名的“养生墟”三伏天灸,如何“打卡”才正确?夏天到底要不要出汗?

“大热小暑也要注意散寒祛湿!”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李滋平教授提醒,此时养生可记住:小暑莫贪凉,天灸祛湿邪。

小暑大热,吃“温”养阳

小暑迎大热,但也不要贪凉。“此时甚至还应该适当吃点温性的羊肉、猪肉等,可以补中益气、祛除寒邪。”李滋平教授提醒:“这段时间天气闷热,但要注意不要贪凉饮冷,也不要长久待在空调房里,以免被‘现代风寒’耗损了阳气。寒邪侵袭肌表,容易诱发感冒、面瘫等;侵袭入体内,则容易引起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以及长期腹泻、肾虚腰痛等疾病。”

“岭南地区往往阳虚体质的人偏多。正是因为天气闷热出汗多,人们又喜欢多喝冷饮消暑。冷饮伤阳,寒气则容易入侵。”李滋平提醒,此时应首先注意饮食调养,以健脾祛湿生津为主,可选用茯苓、扁豆、薏苡仁、百合、玉竹、石斛等制作药膳。避免大量饮酒、大鱼大肉,因为酒能助湿,肥甘厚味滋腻碍脾。当酒食过盛,脾胃运化不及,则容易导致痰湿内生。

夏练三伏,微动四极

为何高温高湿天容易感受湿热之邪?李滋平解释,高热天人体出汗增多,所谓气随津脱,容易出现头晕乏力、口干多饮。中医理论认为“湿性重浊黏滞”,高温潮湿也可导致人体困倦沉重、食欲不振。

但是单纯追求不出汗也不对。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运动员,对普通人也同样适用。李滋平提醒,很多人怕热,夏天躲在空调房里不动不出汗,这也不是最佳保健养生方式。“盛夏三伏应该‘微动四极’,即轻微活动四肢,使阳气慢慢升发,湿气渐渐散去。当然,切不可过度运动导致大汗、伤阴耗气。可以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功法,以微微汗出为宜。”

有动也要有静。起居方面,夏季属火,通于心,主长养,因此建议要睡好“子午觉”,尤其午时小憩可养心气。

祛除“雨湿”,健康入伏

近年来三伏天灸已变成广东人的著名“养生打卡点”,每到伏日都是人山人海来赶“养生墟”。今年小暑的前一天正是引伏预备贴之日,已有数万市民到广州各大医院贴敷天灸。

为何要在特别的日子进行天灸?李滋平介绍,三伏天时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亦最旺。当腠理开泄,经络腧穴更为敏感,药物更容易渗透皮肤,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提升人体正气,佐以祛邪治病的效果。因此,最好按照气候规律进行贴药疗效较佳。每年三伏天灸建议最少贴敷三次,针对某些慢性疾病,为了加强治疗效果,建议加贴加强伏,共5次。若是伏日当日无法抽空,在第二天补贴,也可达到治疗效果。

三伏贴并不是单纯哪里有病贴哪里,而是由中医师辨证论治,综合患者的体质证型和疾病选穴,如肾阳虚型的慢性哮喘兼有颈肩痛,除选用局部腧穴如大椎、肺俞、肩井外,还需取命门、腰阳关、肾俞、气海、关元等补助肾阳。李滋平提醒,每次天灸不宜超过三个病种,若穴位过多,易引起经络疲劳。

今年暴晒暴雨“雨湿重”,所以省中医专家团队按“培正气、祛湿气”思路调整了药方,增加了温阳祛湿的药材,帮助祛除寒湿邪气。“总的来说,今年都可以气海、关元、大椎、命门穴来温补阳气,辅以阴陵泉、足三里等穴健脾祛湿。各人根据自己状况加减选穴,来增强固本培元、祛湿气之效。”李滋平说,除了三伏天灸,日常也可以用艾灸、晒背、泡脚来补阳保健。

小暑养生汤水五指毛桃煲鸡汤

材料:

五指毛桃30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鸡半只,生姜3片。

烹制:

各物洗净,下瓦煲加水2000毫升(约8碗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90分钟,下盐即可为3-4人量。

点评:

补气健脾生津。

四神汤炖猪瘦肉

材料:

芡实15克,茯苓10克,山药15克,莲子15克,百合15克,猪瘦肉50-100克。

烹制:

各物洗净后下炖盅,加水250毫升(约1碗量),隔水炖150分钟,进饮时下盐,为1人量。

点评:

健脾祛湿,养心安神。林清清  查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