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叶子的传承,至关重要。第六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活跃着不少浙江茶业“新农人”。茶文化有了新传人,茶产业涌入新活力,茶科技搭上新势力,“三茶统筹”这篇大文章正在一大群年轻人身体力行下,变得精彩纷呈。
搭、拓、抖、甩、推、抓、扣、捺、磨、压……茶博会上,现场炒茶随处可见,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展区却格外吸睛。原来,在几乎清一色老师傅的队伍中,竟有位小伙子——来自杭州龙井村的郜俊。
“制茶技艺,是茶文化的核心,我们年轻一辈必须传承好。”郜俊说,三年前,他开始细致深入地学习炒制龙井茶。“每年西湖风景名胜区都会组织一场龙井茶炒制集训活动,第一年只有12个年轻人,第二年100个,第三年有200多个了!”令他高兴的是,近几年,手工炒茶这门耗时耗力的苦行当,竟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
茶博会上,浙江云翠茶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洋推介起一款衢州开化高山茶“御玺贡芽”。“我来自茶叶世家,辞去大城市工作回乡创业,就是为接棒这款家族茶。”原来,他的母亲汪秀芳复原祖上明代贡茶的制作技艺,申报省级非遗和国家发明专利,并做成了一款高端绿茶。
在这位1989年出生的“新生代茶人”眼中,好茶要真正得到传承,必须将产业做大做强。他多端发力,把家族茶园带入数字科技、农旅融合的新轨道,并创新机制联农带富,领着3000余位茶农共同增收。他还发动家乡青年抱团,串联打造了茶产业集群和以茶为载体的钱江源国家公园一体化旅游区。通过与世界孔子学院等开展实践交流,他不仅让家乡茶畅销全国,还打入了日本、中东等中高端国际市场。
杭州英仕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夏琛与汪洋同龄,因母亲是高校资深茶学专家,对于茶叶的功效性成分提取耳濡目染,“我卖掉美国留学时创办的互联网公司,回国做茶,是想做些实业,把实验室里的茶科技,真正转化成好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
茶博会上,这位科研领域的年轻茶人带来的,是自己投入2000多万元积蓄,打磨工艺、改造设备、打样试销后的多种爆款深加工茶产品。“茶多酚能有效抑制龋齿细菌,但需一定浓度才能起效。”为了做好一款牙膏,夏琛联合专家团队开创了一项用纳米材料包埋的新技术,解决了茶多酚高含量就易氧化变色的问题。现在,他与国内外专家合作研发的一系列茶类日化产品已收获大量粉丝,他建设了工厂,决心大量生产,进一步“化小众为大众”。
武夷岩茶、雁荡毛峰、西湖龙井……在新茶饮品牌“哈茶福”展台,一款款历史经典名茶通过创新冲泡,成为年轻人追捧的香饽饽。5年内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大城市开出19家门店,一款新品茶饮一天可预售约2万单,哈茶福正努力让饮茶这一老传统变为新风尚。
“茶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永续发展的。”该品牌90后创始人周卓群一边泡茶一边分享创业经验。健康且快捷,是她正奋力为中国名茶贴上的新标签。“每一杯都是原叶现泡,绝不添加任何工业香精,我要告诉所有年轻人,中国茶,简单泡,就能很好喝。”周卓群说,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融合,方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开始饮茶,创造出新生代的茶文化,“这样,茶的生命力才能永恒。”(来逸晨 叶怡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