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天斗地,围湖造田。半个世纪前,数千公社社员战严寒、斗风霜,肩挑背扛围圩建村的场景曾发生在金湖县吕良镇三园村。半个世纪过去,再看三园,这里已是良田万亩,湖产丰饶,百姓安居乐业。
星海横流,岁月成碑。三园村人始终珍视脚下的这一方水土,用汗水和智慧浇灌着庄稼人赖以生存的“根”。
不过,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园的建村史算不上悠久,尤其是这里肥沃的耕地,可以说是村民百姓“无中生有”创造的奇迹。1975年冬,为响应毛主席发出的“农业学大寨”号召,吕良公社党委动员社员围湖造田。社员们吃在工地、住在湖边,历时一冬一春,挑土30多万立方米,修建起6.1千米长的大寨圩,硬是在白马湖中造出了6000亩良田。
田多人少,劳力吃紧。为解决这一问题,上级给吕良公社一项好政策:凡是迁到围湖区域安家的,每户奖励3000块砖、1000片瓦、8捆大柴,3年内免交农业税。政策出台当年,3000人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落户于此。
结合围湖区域北宽南窄的特征,这些落户的百姓被安置在围湖区域的东北、西北和南部地块,分别组建起“登攀大队”“创业大队”和大寨河农场。直至2001年,两个大队、一个农场三合一,并取“三家团圆、团结友好”寓意,三园村由此诞生。
了解三园,村史馆是不二选择。作为一个记录历史、见证当下、连通未来的实境课堂,
馆内陈列的一幅幅黑白照片,是对过往岁月的无声记录。这些照片虽然已经泛黄,但当年社员们建圩造田的火热景象,却得以借此穿越时光,激励着新时代的三园村人阔步向前,迈上乡村全面振兴的康庄大道。
事实上,三园村人也有过迷茫。一稻一麦,靠天吃饭,微薄的种地收入,逼走了不少村里的小年轻。
“咱们这里水清、地肥,现在回想,那时候真正是抱着‘金饭碗’去讨饭。”村民张广兵对此感慨万千。
从迷茫于生计,到发现致富路,张广兵的打拼之路倒也不含糊。2013年,得知姐夫在邻村承包鱼塘养鱼发了财,他没有半点犹豫,立即从外地赶回三园,在村里承包了30亩水塘养螃蟹。背靠白马湖,不缺水源、不愁水质,出塘的螃蟹个大黄多,一上市就成了抢手货,张广兵一年净赚20多万元。
“这比打工更来钱!”消息传开,在外务工的村民纷纷返乡,从地里“刨”金、水里“淘”宝。村“两委”借势发力,动员村民将土地流转给大户,变“零敲碎打”为“规模整合”,打造出多个连片农场,最大的一个农场面积达300亩,耕种则从单一的“一稻一麦”老传统,转变为藕虾套养、虾稻共生等新模式。
生态好、思路活,三园农业“根粗苗壮”。截至去年8月底,全村共有农业企业3家、合作社2个、家庭农场21个,种植面积300亩以上种植大户6户,稻虾养殖基地、荷藕套养龙虾基地、大闸蟹养殖基地、芡实种植基地等“四大基地”总养殖种植面积达5756亩。
“上个月,哈尔滨客商主动找来要买藕,每斤出价比市场高出两毛钱。全村的藕,一根不剩,通通被收购走了。”现任三园村党总支书记王大发说,三园除了盛产藕,有机稻米、芡实、龙虾、螃蟹也都名声在外,供不应求。
特产丰美的三园,也成了游客的打卡地。节假日,三园度假农庄人头攒动,种菜、摘桃、露营、烧烤,新奇的田园生活让城里人乐此不疲。小小农庄每年可带动全村就业80余人,年均产值100多万元。原本闲置的农房也成了“香饽饽”。“几天前,一群退休医生组团来看房,准备在三园养老,还说要免费给咱们村民看病呢!”王大发透露,村里正在谋划,把闲置农舍改造成民宿,设施对标星级酒店,使其既有乡村的“土”,又有城里的“潮”,让更多游客住得下、吃得好、玩得尽兴,来过还想来。
“接下来,我们要用狠劲的是打造高标准农田,提高地价,建深加工合作社,提高货价。”说起“两高”目标,王大发目光坚定,信心十足。
枕水兴农的“三园梦”,正在照进现实。(杜勇清 王舒 何弦 金苏 赵启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