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社区每年光靠商铺和摊位出租,集体经济收入就有23万元。”贵州省仁怀市盐津街道盐津社区党支部书记沈光忠介绍道。因城市规划建设需要,盐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拆迁,盐津社区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在阵地原址上修建起集10个商铺、18个摊位为一体的农贸市场,作为社区集体经济资产。
盐津社区只是仁怀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仁怀市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整镇推进、整市提升”目标,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三年倍增”行动,因地制宜做优特色农业、做强白酒工业、做活第三产业,依托“一二三产业”助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底,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量达到2.6亿元。
做优特色农业,筑牢集体经济“基本盘”
立秋过后,高大坪镇高坪社区高粱种植基地遍地红,饱满的高粱穗压弯了枝头,农户们趁着晴好天气采收高粱,一砍一扯一摘,动作十分娴熟。
“今年社区流转了310亩土地种植高粱,产值8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可增加5万元。”高坪社区党支部书记田绍飞说。
高坪社区采取“支部+大户”的模式,由党支部提供技术指导、群工保障等服务,种植大户具体负责种植,双方合作发展高粱产业。
仁怀市地处赤水河中游,是中国酱香白酒的发源地,而酱香白酒的主要原料就是高粱,因此白酒生产企业对高粱需求量非常大,全市有19个乡镇(街道)4.8万户农户种植酒用高粱。
2023年,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支部+公司+农户”等发展模式,种植高粱36.5万亩,预计产量9万余吨,按照11.20 元/公斤的最低收购保护价,总产值超过10亿元,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600余万元。
处暑刚过不久,走进茅坝镇杨柳村高标准农田基地,旋耕机正开足马力翻耕高粱地。
“高粱收完就翻地种榨菜,一块土地两份收入,这买卖划算着呢!”63岁的杨柳村村民徐光明去年种了2亩榨菜,赚了2800元,加上卖高粱的收入,亩产值高达9520元。
2022年,茅坝镇党委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与重庆涪陵榨菜集团签订1万亩种植协议,由各村党支部组织实施,合作社提供农用机械,农业专家深入指导,有效带动2586户农户参与种植,创造产值720万元,13个村(社区)增加集体经济150万元。
仁怀市坚持以高粱产业为主导,通过“高粱+榨菜”“高粱+豌豆尖”“高粱+食用菌”等轮作模式,实现一田多种、一地多收。此外,乡镇(街道)还大力发展柚子、柑橘、花椒、茶叶、蛋鸡、肉牛等农业种养殖产业,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达9000余万元。
做强白酒工业,增强集体经济“竞争力”
“胡世林,上台领取分红了。”随着主持人话音落下,胡世林快步走向前去,双手接过分红红包,脸上的笑容怎么也藏不住。这一幕发生在茅台镇椿树村级集体经济分红现场。
“村里产业发展得好,已经分红3次了,我领到了2万元哩,心里非常满意。”谈起村里发展的制曲项目,胡世林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以前他是村里的贫困户,需要依靠政府的帮扶,现在村里发展了集体经济项目,每年都能获得一笔可观的分红,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
作为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市2022年白酒总产值达到899.7亿元,辖区内从事与酱香白酒相关的企业数量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而茅台镇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成为了仁怀市酱香白酒的主产地,辖区内有白酒生产销售企业790家,工业优势得天独厚。
为了进一步壮大集体腰杆、鼓起村民腰包,椿树村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区位优势,采取“支部牵头、群众参与、公司经营”的发展模式,由村集体和村民共同集资400万元,成立黔椿立民制曲有限公司,从事酱香白酒辅料曲药的生产销售。
由于曲药质量好,周边白酒生产企业多,市场供不应求,公司年销售曲药1200吨,产值达到720万元,解决就业岗位14个,村级集体经济积累40万元,群众累计分红204.6万元,真正实现了村强民富。
仁怀市围绕白酒企业发展需求,找准工业经济的切入点,通过成立实体公司或整合村集体资金入股企业,为辖区内白酒生产企业提供曲药供应、来料加工、生产运输、保洁用工等服务,同时,深入实施“百企兴百村”工程,推动69家企业帮扶困难村,村集体经济积累达6000余万元。
做活第三产业,提升集体经济“附加值”
“这里气候凉爽,空气新鲜,夏季平均气温只有21度,是避暑的好去处。”来自重庆市区的游客胡女士说,南山云逸民宿环境好,入夏以后她就带着家中老人和孙子来这里长住,吃农家菜,看农村景,比在城里住舒服多了。
游客点赞的南山云逸民宿,是长岗镇蔺田村新发展的“农旅一体”集体经济项目,由村党支部牵头,依托山地资源优势,建成涵盖旅游观光、特色餐饮、康养避暑、采摘体验等功能的现代化农庄。
蔺田村采取“一户一宅”新建改建特色民房460套,开办农家乐6家,农户经过专业培训后负责民宿餐饮、卫生保洁等工作。村里还在民宿周边大力发展经果林,以“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种植黄金梨1200亩、核桃6000亩、杨梅400亩、中药材150亩,为农旅融合打下了坚实基础。
山区变景区、民房变民宿、农民变工人,蔺田民宿一跃成为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目前,蔺田村年接待旅游团队200多个、境内外游客15万人次,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80多人,年均旅游收入突破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170元,村级集体经济积累130万元,“空壳村”蜕变成了“百万村”。
“以前,到处都是石旮旯地,庄稼长在石缝里,群众一年到头入不敷出。现在,石头上建起民宿,荒地里种起果树,乡村旅游红红火火,村子越来越美,村民越过越好。”蔺田村党支部书记杨远帮感慨道。
除了依托乡村旅游增加集体经济以外,仁怀市还着力在服务创收上想办法,搭上互联网发展快车道,探索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发展路径,通过建立村级金融服务点、劳务派遣公司、物流配送站,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达4500余万元。(向廷玺 刘久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