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是老太原《忙年歌》里的第一句台词,意为腊八是大年的序幕,是腊月里的第一个节日。其实不然,腊八只是大年的一个小过门,它的前头还有一个序曲,就是腊月的第一天——腊月初一,老太原人称之为“爆食节”,亦称“爆花节”,它早早地就把年的味道“爆”了出来。
尽管老太原人多地方大,但在腊月初一这一天几乎都要“咬百病”,这在上世纪30年代出版的《太原指南》里就有记载:“十二月通称腊月,初一晨在睡醒不语时要吃豆,俗曰咬百病。”这里的“吃豆”是笼统的说法,它可不是简单地将豆子煮熟而食,而是把大铁锅里的河沙烧热到滚烫,再放入冰冻的黄豆,用铁匙儿(铁锹)来回搅拌爆炒,于是热爱生活的老太原人就将这个刚跨进腊月门槛的日子烘托出了“噼噼啪啪”的热闹气氛。
赶到腊月初一大清早,一家人起床后就吃,祈愿在“嘎嘣嘎嘣”咬碎豆子的同时,各种杂病也随之被咬得无影无踪;也有取意为“炒一炒,百病了”的说道,企盼家人健健康康、热热闹闹地过大年,过正月。习惯上爆炒的食物除了黄豆之外,还有玉米粒、小麦、瓜子、麻籽等。爆炒后的玉米粒就叫“爆米花”,好似一朵梅花,脆软香甜;黄豆则咯嘣脆;麻籽更是香味悠长。其实说白了也就是那时大年前的一种解馋零食,但老太原人普遍认为吃爆食能爆去一家人身上的灾难及与他人平日结下的仇怨晦气,并能消袪百病,故又叫“吃炒”或“咬炒”,并衍生出了诸多习俗谚语:“腊月初一不吃炒,一个起来一个倒。”“腊月初一炒一炒,大人孩子身体好。”“腊月初一蹦(谐音‘嘣’)一蹦,大人孩子不得病。”
“吃炒”不能光人间自个儿享用,还要把炒熟的黄豆、爆米花供奉在天地神位、祖先牌位前,如摆放在窗户台、门墩儿上则是供奉风雨雷电、五谷稷粮等各路诸神,这也是祈愿所有神灵保佑家人平安无灾。不论大小节日,祭祀祖先是老太原人固有的文化信仰,哪怕是规模简单到摆放一副碗筷,这种信仰增加了生活的仪式感,让寻常不过的干爆豆子充满了神秘色彩,使平淡乏味的日子增添了欢快的乐趣。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老城西北部的古交山区里,那里的人家也“吃炒”,爆炒的是调盐煮熟后的莜麦,再加点芝麻,除了香酥可口,还吃出了和谐氛围:“腊月初一吃了炒,邻里相处不圪吵(吵架闹意见)。”还有的乡村天不亮就让孩子们“吃炒”,且故意发出“咯嘣咯嘣”的咬声,“鬼”听到这些响声就不敢上门来骚扰了,故有“腊月初一不咬炒,家家门上鬼圪吵”的俗语。
对“吃炒”里的黄豆、爆玉米花等食物,老太原人还有一个“孩童版”的亲切称呼:“麻麻豆豆”。“麻麻豆豆,不给不走,给了就走。”这是孩子们“爆食节”里常玩的嬉戏话,他们满村子里转悠在各家的大门口,笑着,喊着,这时大人们总会抓一把炒豆或爆米花装入小孩的口袋,于是他们欢欣地又踅摸下一家。还有一首孩子们常唱的儿歌:“麻麻豆豆,米粮二斗;和尚不在,请你先走。”这首儿歌并无什么实际意义,只是孩子们猜拳玩耍时的节奏拍,但“麻麻豆豆”兴许是那个年代最好吃的零食,所以就被他们挂在了嘴边。
炒完黄豆炒玉米,炒完玉米炒麻籽,家家连续不断的“噼里啪啦”的爆炒声犹如鞭炮齐鸣,送来了新年的预热信息,所以“爆食节”还有另一个叫法:“道讯(即报信)节”。不过,这“道讯节”里的说法可就反转了,对于靠举债度日的人家来说,“吃炒”却是恓惶的样子,即老太原的一句俗语:“道讯的麻麻豆豆,要命的麻糖儿,救命的煮扁食(饺子)。”一语道出了他们的窘境和困顿。
本来,“道讯的麻麻豆豆”套用现代语来说,就是拉开了庆贺新春的序幕,可俗话说得好:“穷汉怕的是腊月”,因为年根前的腊月是债主向债户讨债的良机,无力偿还的债户就得东躲西藏,俗称“过年关”。所以欠债的穷人听到腊月门口“麻麻豆豆”的爆炒声,心里就恐慌起来,尤其是“送灶王爷上天”的前后几天,讨债的几乎天天上门,跑路躲债便成了年关前“保命”的第一件事儿。但是大年初一鸡叫之后,饺子一煮,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要上要不上钱,讨债的就都得回家,欠的债就推到下一年了,故有“救命的煮扁食”之说。
尽管穷人怕过年关,但年的美好仍是他们的向往,就连杨白劳也要扯上二尺红头绳给女儿扎起来,欢欢喜喜过大年。所以老太原人的腊月初一要的就是“噼噼啪啪”的火爆声,伴上“吃炒”的嘎嘣脆响,吃得人舒心熨帖,“炒”得年红红火火。(彭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