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正是加工红薯粉条的最佳时机。在东安县白牙市镇祥合村的一个农家院落里,村民们正在加工红薯粉条。和好的粉坨放进一只老旧的漏瓢里,只见村民蒋义雄一手持漏瓢,一手手腕快速猛磕瓢沿,生粉从瓢下漏出,划出优美的“白色飘带”。他果断掐去粉头,将漏瓢移至铁锅上,一缕一缕生粉散落到热锅里,在开水中翻腾,晶莹剔透的粉条随即浮出水面。
日前,记者在祥合村近距离观摩了蒋义雄带着几个村民用传统漏瓢加工红薯粉条的生产过程。只见他们默契配合,不一会儿,生粉条从瓢下漏出,散落到热锅里,翻腾的大铁锅就漂出了煮熟的粉条。一位村民将煮熟的粉条捞出,放在大缸里的冷水中冷却、再放进石槽做的水池中浸泡清洗,挂在木杆上冷冻,自然风干,做好的红薯粉条,韧性强、爽滑可口。
白牙市镇祥合村山地多,适宜红薯生长。红薯粉条是当地传统饮食中的一种常见食物,它的原材料就是红薯,该村素有种植红薯、加工红薯粉条的传统。近年来,驻祥合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大力发展红薯种植、红薯粉深加工特色产业,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每年一到红薯收获季节,也是村民们最繁忙的时候,他们把刚从地里挖出来的红薯洗干净,经加工制作成红薯淀粉,到冬闲再加工成红薯粉条,红薯已成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金果”。
蒋义雄家去年种了10多亩红薯,还和几户村民合伙办起来了传统手工红薯粉条加工的作坊,购进了洗红薯机、上料机、磨粉分离机、冷库,大大提高了红薯粉条加工晾晒效率,每年加工的红薯粉条达0.5万余公斤。凭借娴熟的手艺和辛勤的劳动,蒋义雄不仅靠自己的双手致富,还带领村民靠红薯深加工走上了富裕之路。记者了解到,该村红薯种植面积目前达400多亩,从事红薯加工的农户有100余家。
驻祥合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王平辉告诉记者,加工手工红薯粉是祥合村里一个传统,村里红薯种植大户有20余家,差不多家家户户每年都要加工红薯粉条。今年,村里计划增加红薯种植面积到800亩的样子,比往年翻一番,通过村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挥好这项老传统工艺优势,丰富村民的钱袋子。
近年来,白牙市镇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抢抓发展机遇,积极探索高效农业发展之路,立足实际调整农业产业种植结构,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富民战略,针对该镇丘陵地势特点,结合当前乡村振兴工作,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其中红薯种植全镇达5000余亩,红薯粉条加工大户80余户,年加工红薯粉条60万公斤,年产值800余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田人 蒋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