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运河畔的大兜路,刮起一阵“杭儿风”,这阵风吹到了年轻人的身上——素食料理成了运河边“新顶流”!不少人专程赶来,只为体验一场舌尖上的“修行”。
悠悠大运河穿城而过,在运河大关桥至江涨桥一段东岸,古老的大兜路蜿蜒其中。这里曾是杭州有名的鱼米交易地,如今则是一条集遗产保护、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历史精品街区。
除了清风拂面适合漫步,这两年大兜路又形成了独家特色。几百米的路上,陆续开出近10家素食餐厅,成为了杭州有名的“素食根据地”,引得年轻人纷至沓来。
造型越来越“卷”,拼口味也拼颜值!
年轻人已成素食餐厅主力
大兜路上的素食餐厅盛行,和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不同,如今素食早已不是老年人专属。中午12点左右,几家餐厅迎来就餐高峰,放眼望去年轻人的比例大约在5成。
对于这些年用户群体的变化,其中一家餐厅负责人许小爱看得很清楚。“我们每年都要做统计,这几年老人客户群体的体量基本稳定,但年轻人明显增多。”
26岁的小蔡姑娘就是其中之一。她就在附近一家单位上班,这次是由同事推荐来的,之前从没吃过这种形式的素食。“一来是图个新鲜想打个卡,二来素食本身也健康,还能顺便去去油。”在年轻人群体里,这样的想法占到了大多数。
年轻人增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在的素食的确很“吸睛”。在取餐区转一圈就会发现,现在的素食行业,显然要比以往“卷”得多。菜品琳琅满目,式样各异,像素三文鱼、素鲍鱼等,不光造型神似,连口感都相当接近原菜,让不少食客颇为惊艳。
“像这个素三文鱼真的很有创意,我咬下去真有那种‘油脂感’,结果发现是魔芋做的。”小蔡说。
对于素食的风靡,店家们并不意外。一方面,食材越来越考究,顾客的体验感在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年轻人的养生意识提前“觉醒”,在快节奏生活模式下,适当吃素的确对健康有益。
“这七八年的变化,太快了”
运河边精彩升级,更多人有了驻足理由
今年接手素食自助餐厅,许小爱真正成为了“大运河的邻居”。走得更近之后,她也自然对运河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一天的忙碌过后,她现在会选择到河边走走。微风拂面,杨柳起舞,整个人一下就有了安逸的感觉。“我觉得住在这附近的人,真的很幸福。每天饭后在河边散散步,心情都会好很多。”
除此之外,如今整个大兜路历史街区里,遍布着素食馆、咖啡店、茶馆,还有露天摊位等,都各有特色,它们让偌大的街区元素丰富多彩,也让漫步运河边的游客有了更多驻足选择。
在商家和游客看来,街区里的每种业态,都有它自己的亮点,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很好的化学反应。比如年轻人更喜欢逛逛露天小摊位,在咖啡馆小憩,中老年人则更喜欢在河边散步,或是在茶室叙旧,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落脚点。
“就这七八年里,运河边变化真的很大,完全不一样了。”许小爱说。以前在她印象里,提到运河第一个反应的就是武林门码头,但现在有了更多能吸引游客的理由。
平常在店里的时候,许小爱就发现,很多外地游客会选择运河-西湖的游玩路线,“他们会先在这边玩一圈,吃个素食,再转场去西湖边。”看得出来,大运河在游客心目中的分量是越来越重。
东北老两口,“反特种兵”式慢游杭州
老少咸宜, 是如今大运河的“格局”
如今喜欢逛运河的人确实更多了。大兜路两侧绿树成荫,旁边就是绵长的运河,夏天走起来格外凉快舒爽。
中饭过后,82岁的刘大伯和老伴张阿姨,就沿着大兜路开始慢慢散步。两位老人来自黑龙江,最近正在杭州进行“深度游”。
当下,很多年轻人热衷“特种兵式”打卡,在短时间内连续游览多个景点。而老两口则选择了“反特种兵”式旅行,他们来杭州已经2个月,一天只玩一个景点。
“咱俩年纪大了,比不了年轻人,要是跟团游体力各方面都跟不上,这样慢节奏的最适合。”张阿姨说,他们每到一个景点都是慢悠悠地走,把角角落落都逛一圈,充分感受风土人情。
而闲适悠长的运河,刚好很符合老两口的节奏。他们沿着大兜路缓缓向北,感受运河两岸风光。整个历史街区内还有许多巷弄,如沙河弄、仁和仓街、香积寺巷等。每一个拐角,都有它的故事。
虽然是第一次来运河边,但学识渊博的刘大伯却对运河历史如数家珍,“大运河历史可长着呢,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时候,这儿就很热闹了,后来好几位皇帝都来过。”
才走了一小段路,老人家便对这里心生好感。“路上特别干净,基本没有垃圾。而且有风吹着,走着也不热,”张阿姨说。
老两口漫步的当口,几个年轻人也来到街上,商量着选择一家咖啡店喝个下午茶。老少擦肩而过,彼此都在享受各自的生活。
如今的运河两岸,既让老年人有一方闲适之地,也让年轻人有驻足的理由。兼收并蓄,是大运河的性格,也是杭州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