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昆明,稻谷旺、鱼儿肥,山乡田野一片生机勃勃。在《昆明市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下发近一年后,昆明的乡村有何变化?脱贫人口收入如何?即日起,本报开设“乡村振兴·昆明百村调研”专栏,记者将深入昆明各县(市)区,特别是脱贫的3个县区,以所看、所听、所感记录昆明乡村变化,记录昆明市紧紧抓住农民和脱贫人口增收这条主线,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效。
开花洋芋登上央视,每公斤售价超10元,一周近9万名游客到这里旅游……在昆明市税务局的大力帮扶下,东川区碧谷街道李子沟村已不是当年的贫穷模样。望着眼前景象,更让人感叹当时之难。
2018年春,脱贫攻坚冲刺倒计时。
市税务局派驻东川区李子沟村驻村第一书记谭礼报到。带着对口帮扶任务,谭礼响应党组织召唤,奔赴脱贫攻坚一线。“能够参与其中,当属幸事。”
那会儿,恰逢开花洋芋栽种期,老乡们在地里忙碌着,谭礼干脆也卷起裤腿、扛起锄头,参与进去。累得灰头土脸,被火辣的阳光晒黑晒伤,这些都不算困难,难的是上市推广、开拓销路。
事在人为。对内,谭礼向派驻单位争取政策、申请帮扶资金,处理合作社关系、做老乡思想工作;对外,他去跑市场、与电商公司对接,运用新零售方式进行推广。
有驻村第一书记在前线“战斗”,更要有“大后方”的支援。
市税务局先后投入300余万元扶持资金,通过精准规划帮扶产业,帮助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户参与发展,实现一户一个增收项目。2018年底,李子沟村产业收入达400余万元,其中仅“开花洋芋”收入就有200余万元,人均收入增至4200元,为如期脱贫摘帽打下坚实基础。
在谭礼驻村结束那天,许多老乡来送别。尽管他离开了,但对口帮扶的责任不变、机制不变,当然,派驻驻村第一书记的“传统”也没变。
2021年5月,李子沟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振南前来报到。
为了更快融入,杨振南总是奔波在入户的路上。火塘边、田间地头,都能看到他和村民交谈,用村民“听得懂”的话传达政策。熟络之后,他便真正忙了起来。
杨振南邀请专家对老品种开花洋芋进行试验改良,带领大伙到实验田观摩学习操作方法和模式。
随着知名度的提升,开花洋芋卖出了好价钱,村民收入日益提高,李子沟村成为增收致富典型村,吸引央视《焦点访谈》跟踪报道。
开花洋芋产业园拔地而起,白鹅产业园、生态果蔬观光园等也应运而生。
在打造“鹅名堂”时,村里将传统养殖模式与新型旅游业有机结合,实施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但资金缺乏成了“拦路虎”。了解情况后,杨振南积极向昆明市税务局争取专项资金。
产品生产出来,销售更是重要环节。在市税务局的积极助推下,鹅产品有了定点销售渠道,村民每年可按10%利润分红。
自对口帮扶以来,李子沟村通过“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带动建档立卡户获得资产性收入、技术性收入、资本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四块收益”。在这一先进模式带动下,企业与建档立卡户间建立起互利互惠的利益联结机制。
“老谭,今年市税务局帮扶的5万元资金已到位,下次你回来能就看到更好、更热闹的李子沟村了。”“那一定记得邀请我,老杨。”再次见面日,或是振兴时。(张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