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人体要顺应四时变化规律,秋季注意养生,为下一步冬季的潜藏、来年春季的生发奠定基础。
防秋燥
燥是秋季的主气,秋燥是外感六淫邪气的病因之一,人体极易受燥邪的侵袭而伤肺。肺气与秋气相通,在秋季功能最强。肺气不仅能够推动气血和津液滋养五脏六腑,还能通过宣发与肃降帮助人体排出废水和废气。因此,秋季润肺尤为重要。
秋季如果出现咽喉疼痛、咳嗽、痰多等症状,要及时清清肺。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进行深呼吸,每天15分钟-20分钟,一呼一吸,间隔5秒钟,让自然界的清气充盈肺脏,也把堆积在肺脏深处的热气、浊气呼出体外;还要补充津液,因为津液具有滋润濡养的功效。
饮食应减少辣椒、葱、韭菜、大蒜等辛辣食物的摄入量,同时应适量增加芝麻、糯米、蜂蜜、甘蔗、银耳、鸭肉等柔润食物的摄入量,还可以多喝米粥,以益胃生津。
防秋乏
一些人在秋季手脚容易变得冰凉,易感冒,不仅感觉气虚无力,还常常犯困。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是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的。秋季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是阴阳转换的节点,如果不及时补充夏季的消耗,就会出现困乏的现象。
那么,如何预防秋乏呢?
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早卧早起。早卧顺应身体的收藏,以养收;早起顺应阳气的生发,使肺气得以舒展。只要做到起居有时、劳逸适度,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熬夜,就可以顺应自然界的收藏之势。
其次,要适度运动,以对抗疲乏。适度运动是对抗疲乏的有效方法之一。散步、慢跑都是秋季适宜的运动方式。平时运动量较少者,应该从轻度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超出了自身的耐受能力,反而会增加疲劳感。此外,要常梳头发,以保持头脑清醒。头部是穴位比较密集的地方。常梳头发,不仅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还有助于疏通经络,起到按摩穴位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疾病也会出现疲乏的症状。秋乏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很容易得到缓解。如果乏力长时间得不到缓解,患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防秋悲
秋季容易使人产生悲伤的情绪,悲伤过度会伤肺气。
人为什么容易悲秋呢?善悲之人,往往心肝偏虚,“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心气不足的人,容易心神不宁。肝虚的人,情志不能很好地舒展,就会有悲秋的表现。
悲秋对人体的影响很大,中医理论强调,“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人在悲伤时,心中郁闷,会造成肺叶举,影响肺气的宣降,上焦之气不能宣通,荣卫之气不能正常输布,热郁于中,耗之伤阴,这就是所谓的悲则气消。肺可辅助心脏调节全身气血津液,悲伤过度会使肺失其职,从而出现气短、咳嗽等症状。
如何缓解悲秋的情绪呢?
首先,可以艾灸或按摩阳陵泉穴。
其次,可以趁着秋高气爽之际,与亲人朋友一起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年轻人可以选择打篮球、爬山、游泳等运动。(徐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