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吃口蔬菜这么难呢?从人类饮食发展历史来看,对一些高营养、高能量食物的偏爱早就刻进了人类的DNA。孩子们更容易接受香喷喷的肉类以及酸酸甜甜的水果,而对于味道寡淡甚至有一丝苦涩的蔬菜,会本能地排斥或拒绝。
孩子的味蕾比成人要多上许多,因而孩子对于味道的感受更加敏感。所以,我们要多去理解孩子,有时他们并不是无理取闹,而是他们确实尝到了成人无法理解的“苦涩”。
如何才能爱上蔬菜
那到底该如何去做,才能让孩子接受蔬菜,爱上蔬菜呢?
孩子口味形成的第一个关键期始于“胎教”。若想拓宽孩子的食物谱系,妈妈在孕期就要做到食物均衡,不偏食、不挑食。
从开始添加辅食到2岁左右,是孩子第二个味觉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孩子通常不会对食物产生强烈的抵触或厌恶,家长要把握好“蔬菜优先原则”,不断尝试、长期坚持,大多可以让孩子逐渐爱上蔬菜。
研究显示,对于婴儿最初不喜欢的蔬菜,随后连续8餐都给予婴儿这种蔬菜可增加其对这种蔬菜的接受程度。一种新食物可能最多需要尝试15次就能被接受。
蔬菜的添加量应由少到多,哪怕是只吃了一小口,家长们也应给予肯定。积极正面的回应与鼓励往往可以激发孩子的进食欲望,让孩子在顺应喂养的基础上,最终养成规律进餐的好习惯。
此外,家长还应做到“三不”:不强迫进食,不频繁进食(建议每天安排3次正餐,2-3次加餐),尽量不进食甜食。
改善挑食、偏食的小妙招
2-6岁,也就是学龄前期,随着孩子自主能力、自我认知的提高,更容易出现挑食、偏食的情况。但家长们也不要过于焦虑,下面教大家一些小妙招,帮助孩子们安全平稳地度过“挑食期”。
第一,可以通过烹调、摆盘改善蔬菜的外形、口味,让蔬菜隐身、变身,用饭菜外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孩子去尝试。
第二,还可以给蔬菜注入有趣的灵魂。我们可以给孩子们讲讲蔬菜“百家姓”——洋葱、洋芋是怎么来的?番茄、番薯为什么都姓“番”?胡萝卜、胡椒是不是“一家人”?当然,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绘本。
当蔬菜有了可爱的形象,就可以激发出孩子的兴趣。当孩子愿意去听、去想,他们也就更容易去尝试了。
第三,也可以和孩子一同动手,设计每周食谱,学会科学搭配。可以带着孩子打造阳台上的蔬菜阳光房,观察记录种子生根、发芽、结果的不易。
有机会时和孩子到田间地头采摘应季蔬果,感受收获的快乐。对大些的孩子,家长可以让他们学会简单的烹饪技能,体会百味人生的真谛。(潘长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