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时节,在尉氏县庄头镇王家村种植大户范岩的蔬菜大棚里,一片忙碌景象。1月16日,正忙着组织工人采摘草莓的范岩告诉记者,他承包了60多座大棚,种植了草莓、蒜苗等果蔬,经过精心管理,每座大棚一年下来收入有两万多元,这让他对种植大棚蔬菜信心十足。
范岩说:“种植大棚蔬菜要算好时间差,要学会错季销售,还要肯下功夫。我种的草莓全都是从山东引进的新品种,特点就是个头大、水分足、颜色鲜、味道甜,一上市就是抢手货,每斤售价都比人家贵1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庄头镇依托设施农业发展基础优势,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以大棚栽培为主的设施农业,让村集体经济“壮”起来、村民的腰包“鼓”起来。目前,全镇设施农业面积已经发展到了2000余亩,年效益2500余万元。该镇形成了以农润农业、春华秋实合作社、俊朋种植合作社为代表的示范农业企业,以牛家村、韩集村、王家村为代表的设施农业产业示范点,带动农户1000余户,户均增收8000元左右,为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
“传统农业效益低、见效慢,为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我们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高效种植,通过引进新品种、反季节种植、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等方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和新活力。”市人大代表、庄头镇党委书记陈伟向记者介绍道。
据悉,传统农业大镇庄头镇的花生、大蒜、小米椒等传统优势种植产业已享誉省内。近年来,庄头镇又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在特色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推广种植羊肚菌、香瓜、吊秧西瓜、草莓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在新技术的加持和企业的带动下,这些特色农产品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1月16日,在庄头镇庞杨村,记者看到一座座大棚正在建设中。庞杨村党支部书记杨现锋向记者介绍:“今年我们利用上级资金新建了17座高效种植大棚,现在棚还没建好,村里就有好多人开始咨询租棚的价钱了。”
谈起村民热情高涨的原因,杨现锋告诉记者,去年夏天他们组织村民到周边及山东、安徽等成熟片区进行考察观摩,大家实打实看到别人利用大棚赚到钱,热情也就高了。
他还告诉记者:“我们村‘两委’干部都商量好了,如果想租棚的人多,咱干部往后站,要是头一年没人敢种,这10多个大棚党员干部来承包,给村民打出个样,让父老乡亲信服!”
接着,他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季小麦、玉米或红薯,一亩能挣4000多元,种花生会好点,一亩也就挣五六千元。种植大棚蔬菜一年再不济也能挣一万五六啊!而且咱这离郑州万邦近,蔬菜不愁卖。这就是双赢,不光村民见收入,村集体每年也能收入6万多元。”
找准了路子,更要做好跟进服务。为了更好服务农户,庄头镇积极对接农技专家,组成帮农助农服务团下沉到一线,督促指导农户加强设施农业管理。年前一场寒潮突然来袭,尽管当时室外气温骤降、寒风凛冽,但因为提前采取了加固大棚,严控温度、湿度等科学举措,庄头镇几百座大棚全都安然无恙,各种农作物长势喜人。
产业发展是村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庄头镇通过积极鼓励引导农民发展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的设施农业,推动设施农业提质增效,推动种植农户致富增收,切实让设施农业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新引擎”,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