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WM

您好,欢迎访问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胡萝卜与面的深情

2023-02-24 09:54来源:山西晚报编辑:吕可意

春来肝气生发,连带着眼睛也有些不适。中医说,肝开窍于目,视物模糊要从肝论治,除了要考虑肝火旺的问题,也可以吃点对眼睛有好处的食物,于是就想到了胡萝卜。

胡萝卜为啥会被认为对人的眼睛好呢?这与英国皇家空军的虚假宣传有关。

二战时期,英国政府鼓励人们种植和食用胡萝卜以缓解食品短缺,为了让人们更愿意种植胡萝卜,政府就宣称胡萝卜可以让人在夜间看得更清楚,并宣传皇家空军之所以能在夜间击落飞机的原因就是因为大量食用了胡萝卜,当时还将皇家空军的形象和胡萝卜放在一起,制作成了海报,四处张贴,到处宣传。天真的人们都希望也能获得好视力,胡萝卜的种植自然也就得到了推广。不过,战后,英军的王牌飞行员辟谣说,当时之所以能在夜间击落战机,是因飞机上装备了极为秘密的仪器,能在夜间锁定飞机。当然作为秘密武器,是不能公开宣传的,于是为了掩饰该仪器的存在,胡萝卜就闪亮登场了。胡萝卜对视力好的宣传,就像飘散的蒲公英到处落地生根了。

到了1998年,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证明胡萝卜素可以逆转维生素A缺乏症患者的视力不佳问题,缺乏维生素A的摄入会导致夜盲症。如此一来,吃胡萝卜确实间接对视力是有好处的。

中国人把胡萝卜作为药物使用,大约是在南宋时期,当时南宋官方修订的《绍兴本草》中新增加的六种药材中,就列入了胡萝卜。胡萝卜作为食物被食用就到了元朝时期了,而且当时还属于比较金贵的食材,一般人也接触不到。在元朝忽思慧的《饮正膳要》卷一中记载了一种“搠罗脱因”的食物,这种面食的制作中用到了胡萝卜,并说这种面食是“畏兀儿茶饭”,畏兀儿是元代对高昌回鹘国的称呼。

继续回到胡萝卜的问题上,元代时期,胡萝卜作为一个外来引进物种,显然还没有大面积种植,并且也只在极少数的权贵阶层才能享用,否则也就不会被忽思慧列入到“聚珍品撰”的类目中了。

作为一种外来食材,胡萝卜最早从野生状态进入到人工种植演化阶段,是在亚洲的西南部,今天的阿富汗地区完成的。

当胡萝卜从野生状态完成人工进化后,就开始了它的迁徙之路——公元10世纪从伊朗引入欧洲大陆;约在12世纪从伊朗引入中国,发展成中国生态型;16世纪从中国传入日本;于15世纪传入英国发展成欧洲生态型;于16世纪传入美国。

在经历了五六百年之后,胡萝卜的世界迁徙之路基本完成。这时,它已经成了中国人餐桌上的日常饮食。尽管过去了上千年,我们在对待胡萝卜的制作上,并不比千年前的祖先们先进多少。胡萝卜炖羊肉、胡萝卜羊肉饺子依然是最主要的、最讲究的食用方法。撰写《饮膳正要》的时期,宫廷中的食医已经认为胡萝卜“味甘、平,无毒”,并且具有“调利肠胃”的功效。元代宫廷菜谱中记载的“珍珠粉”“薹苗羹”和“水龙棋子”“搠罗脱因”等食谱皆采用了羊肉、胡萝卜的组合,用来与白面搭配食用。

元代的熊梦祥在其所著的《析津志·物产·菜志》中明确记录了,当时在田园中栽培的胡萝卜已有黄、白两种。到了明代,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菜部·胡萝卜》中道出了胡萝卜有黄、赤(红)两色;而其栽培地域也已从现今的华北地区延伸到了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一带。《本草纲目》认为胡萝卜有下气、补中,以及利肠胃、安五脏等保健作用。现代医学还认为食用胡萝卜有健脾、化滞,以及防治夜盲症等功效。

山西人种植胡萝卜的历史悠久,与山西是民族大熔炉的历史有关,而今,山西应县胡萝卜已经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胡萝卜的菜谱中,也带有明显的山西特色。比如,晋南地区的“一面情深”,就是一种用胡萝卜作为重要食材的面菜合一的面食。准备两个洗干净的胡萝卜,用擦子擦成细丝,然后分次少量往里面加入澄粉拌匀,澄粉就是小麦淀粉,使每一根胡萝卜丝都均匀的裹上澄粉,然后上笼屉大火蒸6分钟就可以。蒸好了,让胡萝卜丝自然晾凉,然后切点青红辣椒、葱花、蒜泥、盐,泼上热好的花椒油,做成油泼蒜泥辣椒,与蒸好的胡萝卜丝搅拌均匀就可以了。既美味又营养,而且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一面情深”。(李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