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摊上各种活蹦乱跳的鱼类,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在菜市场,单从鱼的状态就能简单判断出它是否新鲜,但并不能确定看起来鱼会不会对我们的健康带来威胁,想要知道鱼是否符合食品安全的相关要求就要靠食品安全检验机构。检验人员是如何对一条鱼进行检验的?让我们一起看看一条鱼的检验之路。
样品抽取。具备专业资质的抽样人员会下沉到各菜市场随机选择水产摊位进行目标检验鱼类的抽取。选取样品后,抽样人员将样品混合,再分为检样和备样两份,并按相关要求打包。之后被抽样单位负责人与抽样人员双方进行一系列手续的签署及盖章确认,抽样结束后抽样人员按送样时限、相关储存条件等要求尽快将这条鱼送样至检验机构。
审核接收。为保证样品的有效性,审核接收环节的工作相当重要。检验机构相关工作人员先将这条鱼的样品信息进行审核,信息审核又分为文书类审核和实物审核,符合要求则在检验平台上接收并按储存要求将这条鱼妥善暂存等待流转至下一阶段,否则会被退样销毁。
制备流转。一条鱼经过之前的两段路程后,检验之路也就走了一半,第三段路程最为“残忍”,在这个环节鱼会被按照检验标准要求进行解剖、剔骨、粉碎、分装等一系列操作。
检验判断。在抽检工作开展前,就已制定了检验项目、检验标准、判定依据等内容,并由多个检验人员、检验科室一同按照检验标准要求进行前处理及项目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后就能知道这条鱼会不会危害健康,是不是一条可以放心食用的鱼了。
当然除了这四段常规路线,可能还存在检出不合格时的隐藏路线:当这条鱼被出具不合格报告、被抽检单位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时,会调取这条鱼的复检备份样品在指定复检机构进行复检,复检机构出具的复检结论为最终检验结论。
以上只是一条鱼的检验之路,而现如今市面上各类食品多如牛毛,数不胜数。想必大家对重金属、农兽药残留、假冒伪劣之类的词汇并不陌生。部分不法生产者或生产厂家非法添加,甚至挂羊头卖狗肉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违法违规生产,屡见不鲜,给大众身体健康带来了一些风险。要维护食品行业良好的市场风气,提高食品生产质量,离不开食品检验机构细致入微的检验工作,离不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全面监管,更离不开广大消费者的共同参与。(胡晓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