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粮仓”“肉库”“奶罐”,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作为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正在努力往“奶罐”中多装奶、装好奶,往“肉库”中多装肉、装好肉,往“粮仓”中多装粮、装好粮,努力为国家“奶罐”“肉库”和“粮仓”贡献呼和浩特力量。
以创新之力锻造“中国奶罐”
全球乳企10强,两家根植于呼和浩特。为了实现从“中国乳都”迈向“世界乳都”,呼和浩特主动承担起推进奶业振兴的责任使命,在发展千亿级乳产业进程中形成了种好草、育好种、养好牛、产好奶、建好链的全产业链条。2022年首府乳业全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2200亿元,乳制品产业集群成为自治区唯一入选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伊利、蒙牛分别位居全球乳企第五位、第七位,优然牧业、现代牧业、利乐、蒙草、赛科星、正时农业等一大批企业成长集聚,“中国乳都”正以创新之力锻造“中国奶罐”。
种好草:保障奶业发展源动力。奶牛吃好饲料,才能产好奶,才能守护奶源好品质。
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草业。目前,呼和浩特市已经形成“青贮玉米+苜蓿草+燕麦草”三大饲草种植结构,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0万亩、15万亩、15万亩,围绕奶牛养殖区域,分布在土左旗、和林县、托县、武川县、清水河县等地区,每年可提供全株玉米青贮、苜蓿干草、苜蓿青贮等优质饲草300万吨。
育好种:夯实奶业发展基石。 在优然牧业旗下的敕勒川天赐娟姗牧场,优然牧业奶牛养殖业务板块负责人赵国梁告诉记者:“奶牛喜欢吃玉米青贮。我们通过上百个不同品种的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筛选种植基地,试种了34万多亩,才选出了目前最好的3种。”
据了解,在草种方面,呼和浩特市已在全国率先启动优质牧草技术攻关,依托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农科院,蒙草集团建成了3个草种基地,总面积达到8500亩,成为全国最大的牧草种质资源库。
发展奶业,育好牛种至关重要。呼和浩特市依托赛科星、优然牧业、富源木业等公司建成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开展奶牛良种繁育技术攻关,培育国际注册种公牛113头,全市奶牛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建成国内权威奶牛DHA检测中心,建成奶牛综合生产性能测定中心4个,奶牛核心育种场两个。
养好牛:扎实推进奶业振兴。“奶牛喝的水要达到居民饮用水标准,吃的营养品也讲究,要安全。奶牛容易得脂肪肝,要给它们补充胆碱;保护蹄子健康,要在饲喂时添加有机锌、有机铜、有机锰等微量元素。这些营养素都是长期科学研究的结果,既安全又有效。”伊利原奶质量技术负责人韩吉雨对怎么科学饲养奶牛再熟悉不过。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大力推动奶牛规模化养殖,通过引进优质奶牛品种,建立奶源质量追溯体系,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等措施,保障牛奶产量与质量,扎实推进奶业振兴。
产好奶:实现奶业可持续发展。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球生产速度最快的液态奶纸包灌装生产线正以每小时4万包的速度生产液态奶,在奶粉全球智造标杆基地,两小时牧场奶源直达工厂、全程4℃冷链运输、新鲜牛乳配料成粉,一袋袋奶粉正经过一条条无菌设备线包装出厂。
呼和浩特市依托伊利、蒙牛等国家级龙头企业,形成了规模化、现代化、全产业链发展的千亿级乳产业集群,呼和浩特已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乳产业高地,位居全国乳制品产业十大城市之首,稳居全球乳制品产业第一阵营。在品质管理方面,系统性构建全球质量管理体系,以100%优质健康的乳制品,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建好链:实现全产业链同步发展。得益于呼和浩特奶业快速发展,呼和浩特饲料、兽药等生产企业发展,特别是反刍动物饲料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全市现有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涵盖了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精料补充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等。产业覆盖兽用疫苗、原料药、预混剂、化学药品、消毒剂、诊断制品等多个品类,为呼和浩特市奶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利乐呼和浩特工厂内,各条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转,广大消费者熟知的各类商品外包装将从这里出发,被配送至全国146个城市。在乳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利乐呼和浩特工厂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巨大的产能空间和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装备,区域性供应效率得到提升。
今年,呼和浩特市将抓住“奶九条”政策升级等机遇,进一步提高奶业的竞争力、影响力,推动更多项目落地实施。
用高标准农田夯实“粮仓”根基
在呼和浩特市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一条条沟渠与生产道路纵横交错,一片片田地整齐划一,沃野美景如画,尽显勃勃生机。
“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巴掌田变成整片田,田边修了沟渠,不仅取水方便,泄洪排涝也顺畅。各种农机可以轻松下田,种地比以前轻松多了。我们今年都扩大了种植规模,希望再迎一个丰收年。”托县新营子镇合同营村的种植大户巴图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改变充满期待,种地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
托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方针, 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持、农田输配电等建设,形成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格局,大大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今年土左旗采取“三打破、五统一、一重新”的整治模式,打破农户的承包界、打破杂乱的地块界、打破混乱的沟渠路布局,统一平整土地、统一开挖沟渠、统一修整道路、统一植树造林、统一划分地块,按照新的规划布局重新分配经营土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高质高效实施,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清水河县则是聚焦高效节约利用地下水、地表水、天上水“三水”,依据不同地形地貌和资源条件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
呼和浩特市因地制宜实施以高效节水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提升耕地质量。到2022年底共建成高标准农田137.2万亩。项目区涉及土左旗、托县、和林县、武川县、清水河县、赛罕区和玉泉区七个旗县区。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2万亩,实施渠道衬砌项目51.2万亩,开展旱作高标准农田项目4万亩。
2023年,呼和浩特市新建高标准农田12万亩,分别是土左旗和托县各6万亩。项目实施后达到“两增、四控、七配套”“十个集中”“五化”的标准和要求,形成“地平整、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渠相连、路相通、林成网”的新型高标准农田,达到有效增强农田防灾、减灾、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通过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也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和新型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了土地流转,改变传统的农户经营模式,为创新农业发展机制,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项目区农田均打造为早涝保收、高产稳产、生态良好的高标准农田,抗灾能力显著增强,粮食产能稳定增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基础。
呼和浩特市严格把控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问题,一方面严把设计关,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建设标准,同时按照现代农业控水、控肥、控药、控膜“四控”要求,做到田、水、林、路、渠、电、技“七配套”,切实从源头上把好关。
高标准农田要建好用好,还要管好。在管护模式上,呼和浩特市积极推进智能化管护、制度化管护,逐步建立高标准农田管护一体化长效机制,用制度管田管事管人,逐步形成建设有效、保护有力、管理有序的管护格局。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呼和浩特市通过大力推进以高效节水为主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针对性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有效推进了首府农牧业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
让种业焕然“芯”生 让“肉库”越来越满
“赛科星目前拥有2座种公牛站,1座国家级荷斯坦奶牛核心育种场,1座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性控冻精生产基地,年产各类冻精300万剂,冻精产品销售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谈起奶业振兴,内蒙古赛科星繁育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包俊杰介绍说。
在内蒙古赛科星家畜种业与繁育生物技术研究院,各种高精度设备仪器琳琅满目,每天都有科研人员对奶牛干细胞基因编辑生物育种等先进育种技术进行研究。实施奶业振兴战略以来,赛科星在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地区新建牧场及科研投入近15亿元。
一直以来,赛科星发挥种业技术优势,持续攻关种业“卡脖子”技术。在奶牛繁殖育种平台建设方面,赛科星牵头组建了“国家乳业创新中心”奶牛繁育技术研究分中心,开展奶牛繁育“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目前已经开始承接国家、地方的重大种源科技攻关项目。在核心育种场建设方面,2021年,投资2.5亿元建设了世界级奶牛核心育种场,打造成为我国种质资源与技术集成要素最全的奶牛核心育种场,目前已投入运营,每年可培育种牛500头,生产5万枚高产奶牛性控胚胎。2022年,投资2500万元对国家级核心育种场犇腾十二牧进行了升级改造,提升了核心种子母牛的培育和胚胎生产能力,通过核心育种场的建设和升级提高了奶牛自主供种能力及培育水平。在院士工作站建设方面,赛科星研究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共建“家畜种质资源与胚胎工程技术院士专家工作站”,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涌院士团队及研发平台,研制高繁、低碳、抗病、抗逆强化基因功能的奶牛新品系。在DHI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建设方面,赛科星DHI中心联合优然牧业、西部奶牛良种繁育中心拥有7台DHI设备,达到10万头的年检测水平,打造成西北地区参测能力最大的测定中心,指导客户提升牧场管理水平,同时对公牛进行后裔测定,建立育种参考群。
目前,赛科星承担了“国家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国家种业攻关与生物育种项目”“科技兴蒙”及“揭榜挂帅”等重点项目,有效促进种业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应用。
在蒙草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中,目前已收集有地理标记的乡土植物种质资源2200种,6万份;标本15万份;土壤150万份。还有18个种质材料分别搭载嫦娥五号、神十三、神十四进行航天诱变。
为深入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种业振兴行动,蒙草集团牵头从2020年开始筹建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聚焦我国草业发展“卡脖子”的关键问题,加强源头创新和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实现“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
2022年12月5日,内蒙古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成立。目前,中心已建成“草种质创新与共性关键技术平台”,建立羊草、冰草高效遗传转化体系,通过草业技术成果管理服务平台成功转化“中草27号”羊草、中苜10号紫花苜蓿等11个牧草新品种,新建“保育繁推”一体化科研基地3万余亩。
育好种、种好草,才能养好牛羊产好肉。和林县新店子镇圪臭沟村的郑二军,靠养殖肉牛和藏香猪,不仅实现了自己致富,而且带动当地群众实现了增收。目前,郑二军的养殖场年存栏200多头肉牛、300余头生猪,繁育的肉牛和藏香猪已经远销山西、河北、天津等地。
在呼和浩特市,像郑二军这样的肉牛、肉羊养殖专业户还有很多,他们在为国家“肉库”增加分量的同时,也让自己的腰包鼓了起来。
今年,为提升肉类保障能力,呼和浩特市将创建肉牛标准化示范场3家、肉羊标准化示范场7家,支持6家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场户提升改造设施设备,稳定生猪规模化养殖场40个以上,确保肉类产量增加到13.5万吨,确保肉牛肉羊存栏稳定在300万头以上,能繁母猪存栏稳定在3.6万头以上。
今年一季度,呼和浩特市行业统计肉类总产量达到2.6万吨。目前,肉牛肉羊存栏30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4.4万头。(云艳芳 李海珍 苗青 朱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