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水牛产业是广西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广西奶水牛存栏量、水牛奶产量均排全国第一,而灵山县则是“中国奶水牛之乡”,2021年该县奶水牛存栏3.92万头以上,水牛奶产量达4.3万吨,存栏量、奶产量稳居广西首位。
多年来,灵山县始终立足资源优势,坚持不懈推动奶水牛产业化发展,目前,该县奶水牛业产值已达15亿元,成为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消费者对健康营养的关注度逐渐升高,水牛奶正在成为牛奶界的网红产品。”灵山水牛奶龙头企业、广西百菲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守允介绍。
然而,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灵山奶水牛业也并非没有隐忧。养殖规模、技术、市场等制约,加上近年来疫情冲击等多重因素,给其产业发展之路造成不小障碍。
作为全国唯一的奶水牛之乡,灵山如何让奶水牛业发展更加“牛劲”十足?如何让水牛奶这一原本小众的产品走向更多的消费者?如何提升一杯奶的价值,让县域经济强起来、让老百姓富起来?连日来,记者走进企业生产车间、养殖牧场、养殖户家中探寻答案。
自然禀赋+历史积累 造就特色产业
灵山奶水牛业何以独树一帜,成为广西最大的奶水牛生产基地和水牛奶业开发基地?
“我们这里草山草坡众多,牧草资源丰富。”灵山县畜牧技术服务站站长李均钦介绍,灵山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条件十分适宜牧草生长。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灵山就引进了印度摩拉和巴基斯坦尼里/拉菲等世界著名奶用水牛品种。70年代初,引进牛的人工授精技术,建立人工授精站,通过采用“本交和人工授精”开展水牛品种改良,并积极发展奶水牛产业。
多年来,灵山与广西水牛研究所、广西畜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实施“奶水牛产业开发与示范”项目,使全县水牛品改的配种质量和数量得到明显提高。目前,全县建立奶水牛标准化人工授精站点52个,人工授精技术员103人,形成“县—镇—村”三级服务网络,人工授精配种受胎率58.1%,在水牛人工授精技术应用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同时,该县通过出台《关于加快奶水牛业发展的决定》等文件、引进龙头企业等措施,实现了奶水牛养殖数量和质量的较大突破,多年来发展速度位居全区前列。
养好牛+产好奶 提升产业质量
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是产业链上的两个重头,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奶农,一头连着亿万消费者。
位于灵城镇谭礼村的帽岭奶水牛养殖基地是广西规模最大的奶水牛标准养殖示范基地之一,2000头奶水牛生活在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帽岭水库旁。“养殖场周围2000米内无‘三废’工厂,垃圾场等污染源,确保奶源地生态安全。”养殖场负责人肖若团告诉记者,基地建设有标准化牛舍9栋,种植优良牧草“桂牧一号”300多亩,同时配套有利拉筏提桶式机械挤奶系统,以及饲料机组、铲车、铡草机等一批先进的畜牧机械设备,防疫、排污设施完善,机械化生产水平较高。
作为灵山最大的奶企,百菲乳业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养牛户建立牛棚,并依存栏数量等情况,创建了包含养牛散户、养殖小区到养殖基地的完备生产模式,对农户进行统一收购鲜奶、统一规划、统一防疫和技术指导。目前,该公司养殖基地在奶水牛人工授精技术应用、奶水牛单产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成为优质奶源基地以及当前发展现代奶水牛业的示范样板。
在离养殖基地13公里外的灵山县十里工业园区,百菲乳业大门口处运输车有序排队,工人驾驶着叉车不停地从仓库里将奶制品送到车上,准备发往区内外商超。在现代化的厂房内,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有序生产,把鲜奶加工成不同品种的产品。
一边是繁忙的生产线,一边是建设中的年产10万吨液态奶附属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包含7条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备设施,今年11月份建成运营后,可新增产值1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50个,创利税1亿元。”百菲公司办公室主任黄强说,目前公司拥有低温奶、常温奶、学生奶等1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
百菲公司董事长吴守允介绍,生产线上安装了监控系统,实现24小时、全方位在线监控,保证食品安全及品质可控可追溯。“我们从养牛开始,将好奶落实到每一步,让消费者喝上优质放心水牛奶。”
灵山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县投入1200多万元建设广西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预计11月底可投入使用。届时,该局可承担起生水牛乳、成品乳的质量检测,监督抽检、创名优产品检验等服务,填补了灵山缺少乳制品专业检测机构的空白,将对奶源品质把控、成品质量管控起到至关重要的把关作用。
龙头带动+技术扶持 助推奶农增收
“奶水牛养1头,油盐零花不用愁;奶水牛养5头,三年拔地盖新楼;奶水牛养10头,年年富得直冒油。”这是一首在灵山县广为传唱的民谣,是奶农发家致富的真实写照。
金秋时节,秋高清爽。在文利镇甲叉村委会下垌村,60岁的丁宣保一大早把奶水牛赶到山坡青草茂盛处吃草,等牛儿吃饱后又带它们去河里洗澡。
“这些牛可是我们家的宝贝,家里一应开支都靠它们了。”丁宣保说,他通过自繁自育的方式由1头母牛发展到现在的9头奶水牛,今年鲜水牛奶收购价达13—14元/公斤,每天收入400元左右。如今,靠着奶水牛养殖,丁宣保新建了房子,他还计划明年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灵山县康达奶水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大户胡鑫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鲜牛奶的市场行情,养殖一头奶水牛,一年可产奶1.7—2吨,年可获利2万元左右。胡鑫养殖水牛170头,收入可观。目前,该县有3.2万多户奶水牛养殖农户,人均纯收入7732元,占奶农人均纯收入的72%。
如何做大做优水牛奶品牌,以奶业促乡村振兴?近年来,灵山县以百菲乳业为龙头,形成文利镇为中心,辐射带动伯劳镇、陆屋镇、三隆镇、旧州镇等镇的奶水牛养殖产业带。同时加大对水牛奶品牌建设推广。“灵山县奶水牛”被列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名单。该县在各大电商开辟灵山水牛奶品牌专栏,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农业展特设灵山水牛奶专场,助力灵山水牛奶品牌“走出去”。此外,该县还与广西大学、广西水牛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指导全县奶水牛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研制出巴氏消毒奶、百菲酪高端水牛奶、百菲酪高端儿童奶等多款中高端水牛奶产品,
“每年县里组织奶水牛养殖培训,请专家和养殖能手传授经验,帮助我们推进奶水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提高奶水牛单产量。”胡鑫说。
养殖+市场 产业难题待解
近年来,随着水牛奶逐渐为消费者认知,市场占有率在逐渐提升的同时,水牛奶受区域限制明显、养殖规模不足、无法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短板也逐渐凸显。
多年来,我国的水牛奶发展主要集中在广西及云南、广东等省区,产量少,产品市场知晓度不高。
同时,奶源稀缺、成本高也是造成当前水牛奶产业发展之路崎岖的原因之一。业内人士指出,良种种源缺乏和种质退化、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奶水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例低及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养殖贷款难融资难等问题是制约灵山奶水牛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原有引进印度摩拉和巴基斯坦尼里/拉菲两个河流型奶水牛品种,引进数量少,种群扩繁十分缓慢,且经过50多年繁育,不可避免出现近亲繁殖、品质退化问题。”李均钦介绍,近亲繁殖导致水牛功能退化,产奶量也逐年下降。对此,业内专家建议,企业要积极参与到产业上游环节中来,注重加强奶水牛良种繁育、品种改良、杂交奶水牛选育方面的建设。
“购买一头母胎水牛,大概需要4万元,对于普通农户来说,投资比较高。”胡鑫告诉记者,由于奶水牛养殖周期长、投资大,养殖风险相对于其他产业较高,金融机构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养殖户贷款难成为一个普遍问题,制约奶水牛养殖业快速发展。
广西大学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邹知明表示,灵山县发展奶水牛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灵山与其他地方相比还存在饲草不足、社会化服务、品牌化宣传、产业链条偏短等问题,因此做大做强做优奶水牛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康安 梁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