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报讯(记者 李涛 两会特派记者 张华清 何妍君)民营经济,作为中国经济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凭借其独特的活力和创新精神,为国家经济的转型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民营经济以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灵活的经营机制,成为了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政策调整的双重影响,民营经济的活力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这引发了刘永好对民营经济未来发展的深思和关切。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正式召开,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今年他带来关于提升民营经济活力、推动生猪行业高质量发展、强化乡村人才培养、数字技术节粮提效等方面提案共6份。
提升民营经济活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位杰出的民营企业家,刘永好始终将民营企业的发展作为自己关注的重点。他深知,只有民营企业得到充分的发展,我国经济才能实现更加稳健、可持续的增长。履职期间,为了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刘永好多年来坚持提出多份相关提案。
据刘永好分析,民营经济活力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转型换挡阵痛明显,惯性增长方式失灵;二是一些支撑行业增长受转型、周期等因素影响出现业绩明显下滑,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经营面临较大困难;三是预期分歧较大,部分民营企业观望、收缩、躺平情绪有所蔓延。为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助推高质量发展,刘永好建议:
一是重点行业头部企业社会影响和行业带动作用大,建立“一对一”“点对点”的绿色沟通机制,“一企一策”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增强民营头部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能力。对当前头部企业面临的特殊个性困难和问题给予帮扶和支持,在一定规范下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开辟绿色通道。刘永好表示,当前网络自媒体发达,一些“带节奏”“博流量”的不实网络行为很容易给企业造成不实舆情冲击,并对相关企业带来不良影响,他建议进一步规范舆情管理,同时,日常建立帮助企业应对舆情的帮扶机制,让企业安心经营、专心发展。
二是对符合条件企业给予特殊时期的金融和资金支持,不在特殊困难时期抽贷,在新增贷款和发债担保增信方面给予支持。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提升民营企业在信贷投放中的比重;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在各银行贷款总额不减少,增幅比例不低于各银行企业贷款增幅平均比例;给予民营企业征信保护机制,如发生展期,在不超过企业总融资额比例和期限的情况下,不在征信上体现;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在公开市场发行债券,鼓励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国有大型增信公司等加大民营企业债券发行担保;成立专门针对民营企业债券的投资基金,在各级市场引导投资,发挥积极的推动和支持作用。
三是产业调整政策出台前多征求相关方的意见,避免对行业和相关企业造成大的冲击。“尤其是在体量大、影响大的行业,要充分重视政策出台前的预沟通,让相关企业和机构了解政策调整的目的和措施以及可能会产生的积极或负面的影响,提出较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推动解决困难的合力,降低政策出台后的曲解和冲击。”刘永好建议,政策出台后,要重视解读引导和相关落地措施配套,定期进行政策效果评估复盘。加强各部门协同,对于重要政策要持续坚持执行。
推动养殖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猪肉消费升级
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中,生猪养殖行业占据着农产业中的核心地位,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3年对生猪养殖行业是备受考验的一年,也是自2014年以来首个算总账全年亏损的年份。全国生猪出栏72662万头,比上年增长3.8%;猪肉产量5794万吨,比上年增长4.6%,处于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几年,生猪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将超过60%,能繁母猪存栏量4142万头,在生产效率提高的情况下,肥猪出栏量与市场消费量的不匹配是造成猪周期低谷期拉长的原因。”刘永好介绍,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机制”,农业农村部在落实1号文件部署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优化调整生猪产能。完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适度放宽调控绿色区间下限。督促地方稳定用地、环保、贷款等基础性支持政策”。
为推动生猪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刘永好建议:一是推动养殖企业转型升级。支持行业内部通过资产流转、股权投资等方式盘活现有资源,加强存量资产优化整合。引导规模化猪场向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转型,引导中小养殖户向标准化、现代化转型,推动行业整体转型升级。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议国家发行专项长期贴息贷款或永续贷款,支持标杆企业跨越周期。推动商业银行对龙头企业给予5年期的全周期信贷支持,确保低谷期不抽贷、不断贷等。三是促进猪肉消费升级。大力鼓励猪肉消费,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发放猪肉或猪肉产品消费券,支持猪肉加工制品的研发创新,丰富猪肉制品种类,提升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等。
推动“科技-农业-金融”良性循环,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传统行业,我国始终重视和支持农业科技研发与应用,但目前总体上处于机械农业主导、智慧农业起步的发展阶段,与农业强国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有6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面世,但成果转化率仅在40%左右。
刘永好介绍,目前我国农业总体上处于机械农业主导、智慧农业起步的发展阶段,与农业强国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生产周期长、影响因素复杂的行业特点,长期以来不易受到资本青睐。在他看来,从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国际科技竞争新态势来看,“科技—农业—金融”良性循环已成为推进农业强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
为此,他建议一是鼓励并发动企业积极参与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二是鼓励金融创新,引导社会资本有序投资农业科技;三是鼓励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
数字节粮提效、乡村人才培养,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近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将全链条节粮减损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在刘永好看来,国内扩产大豆的成本很高,需要在稳住大豆产能的同时,加速挖掘育种、饲料和养殖管理环节的节粮潜力。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正日益广泛,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的重要力量,从而为农业注入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为此,刘永好建议,加快数字化生物育种创新体系布局;支持自主化营养数据库、配方软件的开发应用;加强数字化畜禽养殖平台和智能装备研发推广。
此外,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乡村建设的活力。在数字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乡村人才培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加强乡村人才培养,推动农业现代化,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刘永好建议,引导农业院校加强学科建设,满足新时期乡村产业发展需要;拓宽乡村产业空间,鼓励支持年轻人就地创业就业,把人才留在乡村;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乡村人才培训,共同打造可持续、可复制的乡村人才能力建设体系。
据了解,近年来,在“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在乡村人才振兴上精准发力,如“十万绿领新农人培训计划”。民营企业发起以提升乡村基层治理者思维观念和产业发展能力为目标的乡村振兴“村长班”,目前已培养近300名村干部,获得了良好社会效应和多方认可。刘永好相信,未来通过政策的扶持与支持,一定能带动更多人才回流乡村、扎根乡村、建设乡村,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