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报讯(周晓晨 记者李涛)种优则粮丰,粮安则民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和饲料,种子是基础和源头,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徐州市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强 图片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谈起种业,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徐州市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强如数家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种业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实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因此,我国要打好种业翻身仗,自主创新是关键。”
李强代表接受本报采访时提出,我国种业发展基础仍不牢固。他认为,我国某些主要作物单产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许多蔬菜品种还依赖国外的种子,我国农业发展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上还有受制于人的危险。作为一名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李强代表善于从宏观视角看待农业领域战略问题,将农业科技发展与国家创新发展紧紧相连,“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应当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李强代表表示。
植物品种测试是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前提条件。李强代表介绍,目前我国已建立较为完善的植物品种测试体系,但尚未建立国家级综合测试中心,测试容量和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品种测试、评价、鉴定一站式服务的需求,致使大量优良品种不能及时获得测试和推广应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用种安全隐患。
由农业农村部在江苏徐州、海南三亚建设2个国家品种测试评价中心已列入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之中。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也要求要“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作为国家甘薯产业的领头羊和行业带头人,李强代表深耕农业科技行业数十载,对国内外农业科技与种业振兴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前景有着敏锐的判断。为更好实施我国种业振兴行动,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在今年的两会上,他带来关于加快国家植物品种测试中心立项建设的建议。
当前品种测试容量不足导致测试“排队”时间较长,部分名特优植物尚无测试能力,品种侵权鉴定难等问题较为突出,与中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好种业翻身仗、以及行业打击侵权诉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对此,他建议,应建设国家植物品种测试中心,促进植物品种原始创新,增强品种权保护进一步完善我国植物品种测试体系,落实《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要求,为种业提供全面、权威和“一站式”测试评价服务,促进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名特优作物、园艺经济作物、中草药植物需要进行品种测试,但这些作物基础研究相对较弱,测试技术研究多数还属空白;植物表型组学等研究和应用均需国家级平台的支撑。李强代表建议要建设国家植物品种测试中心,推动名特优植物测试技术研发,打造我国品种测试智力高地,不断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此外,李强代表还建议建设国家植物品种测试中心,进一步为国内提供全方位测试服务、技术研发、展示示范、交流培训,引领我国品种测试体系高质量发展,对外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品种测试、质量检验和认证等交流合作和竞争,进一步提升我国种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