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农贸市场,一头连着大小商户的“饭碗”,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自巩固提升省级文明县城创建以来,印江县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创建标准,将其作为拉动内需、提升流通产业水平的重要环节来抓,从“设施改造、环境改观、秩序改善”等方面全力推进文明菜市行动,科学合理推进划行规市、功能分区、人员分流,让群众的菜篮子拎得更放心、更舒心。
基础设施改造 市民心里舒畅
改造硬件设施,推动菜市标准化。蔬菜区、鲜肉区、水产区、干货区等分门别类。完善菜市场内排水系统、通风设施和服务设施,做到渠道畅通、空气流通,给予老幼孕残等特殊人群关爱。
9月1日,经过近两个月的提质升级改造,西环农贸市场迎来了改造后第一天开市,焕然一新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农贸市场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功能分区一目了然,摊位设置整齐有序。
“进来看见一个崭新的面貌,干净整洁,分区清晰,买菜有买菜的区域,买肉有买肉的区域,进出都有一种舒心的感觉。”市民付女士一边采购一边向记者介绍说。
西环农贸市场建成年限较长,存在基础设施破旧老化,市场功能短缺,分区售卖混乱,占道经营严重,三防设施不齐全,安全隐患较大。今年,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此次提质升级改造在照明、水管、消防、摊位、道路等方面都做了全方面的改造。
新建活禽屠宰交易市场 让市场环境更舒心
改观卫生环境,建立集“便利化、人性化、规范化、洁净美”为一体的活禽屠宰交易市场。定期进行环境消杀,疏通下水道系统,规范垃圾处理,防止污水外溢。保持市场外立面和内墙整洁、摊位规范有序,营造文明清洁的购物环境。
9月4日,走进位于龙津街道甲山村西岩寺新建投入运营的活禽屠宰交易市场,一排排整齐的笼子里分类别装着鸡、鸭、鹅等活禽,各类活禽销售商忙着向顾客推销售卖。在屠宰区,工人们有的负责宰杀,有的负责拔毛,有的负责清洗,有的负责包装,流水线工作忙而有序。
“活禽交易市场总共有28个摊位,可以间接性的带动约200人就业。屠宰场一个小时可以屠宰200只鸡,800只鸭,500只鹅,一天8小时满负荷屠宰的话,处理10000多只鸡、鸭、鹅是没问题的。”印江县活禽屠宰交易市场总经理冉茂鹏介绍说。
活禽交易市场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分为活禽交易区、屠宰区、临街商铺,集活禽检疫、销售、宰杀、冰鲜于一体。将进一步规范活禽的交易行为,降低城市环境污染和降低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风险,保障群众"肉篮子”及舌尖上的安全。
“活禽屠宰交易市场投入使用,不但解决了县城长期私屠滥宰带来的环境脏、乱、差的问题,降低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的风险,还为全县的家禽交易搭建了销售平台,在保障人体健康的同时,保障群众‘肉篮子’及舌尖上的安全,更有效推进市场交易的健康发展,提高禽类产品的市场附加值。”印江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杨小碎介绍说。
智慧农贸市场让“颜值”和“智慧”“双提升”
开展智慧农贸市场提级改造行动。农贸市场的卫生状况和档次水平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质量。向集社区超市、肉菜市场、配置车位、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方向发展。
9月6日,记者在县城文昌公园智慧农贸市场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分散在工地的不同区域施工,粉刷墙面,安装地砖、铺设排烟管道等,有条不紊的开展施工作业,现场忙而有序。
“我们从8月份开始施工,目前已完成商户的封墙、消防设施的改造以及强电的布置。目前正在做的就是公共部分铺地砖、亮化以及监控设施的安装,预计11月底全面完工,12月1号全面投入使用。”印江惠乐门·智慧农贸市场施工方负责人肖坤介绍说。
该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约6000万元,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预计今年12月投入使用。改造内容包括农贸市场、智能停车系统、强弱电、供水安装、监控系统、停车位划线、消防安全等配套设施,主要用于经营各类果蔬,熟食,冰鲜,海鲜,粮油,副食等生活物资。
“我们智能农贸市场有门面68间,商铺28间,摊位377个,所谓的智能化就是实现商品管理的智能化,顾客可通过视频网络购买商品,对购买的商品还可以追溯产品的来源等信息”。印江惠乐门·智慧农贸市场运营经理谢江南介绍。
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交易信息化、管理智能化、运营数据化、产品可追溯化的新型农贸市场及智慧停车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群众营造整洁有序、安全放心的消费购物环境,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任光勇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