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年轻人买临期食品来减少浪费”这一话题在微博上阅读量已突破1亿;线下,很多超市设置临期食品促销专区。这种食品在线上线下日益火爆无疑是好现象。于商家而言有利于减少损失、回笼资金;对消费者来说可降低消费成本、培养节约意识。同时,让临期食品物尽其用,也是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的具体体现。
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临期食品火爆后,一些问题随之而来,《法治日报》日前调查报道,一些商家受利益驱使,篡改临期食品的生产日期,用过期食品冒充临期食品;一些消费者缺乏挑选临期食品的经验,一次性购买大量临期食品,却无法在保质期内食用完,导致食品浪费。一些社交平台上,针对此类问题的吐槽也不胜枚举。有人称,某些网店售卖临期进口零食,包装袋上全是英文,一看价格满满“薅羊毛”感,收到货才发现要么已经是保质期的最后一天,要么和曾经吃过的不是一个味儿。笔者也在超市遇见过临近保质期的食品没有分类管理,而是和正价食品混在一起出售的情况。
食品安全无小事。临期与过期之间仅一线之隔,临期食品市场的安全更需要严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去年曾发布临期食品科普相关知识,从选购、制作、食用、储藏等不同角度介绍和解读相关食品安全知识,提醒消费者按需购买临期食品,不要囤积,以免过期变质造成食物浪费。持续广泛科普,提升消费者鉴别临期食品的能力,防止临期食品“变味”,还需要监管者做更多工作。一些城市已经在探索有效办法对临期食品加强监督。北京市曾针对临期食品出台过一个很详细的标准,标注的临界标准非常清楚。比如,糖果罐头类保质期为一年或更长时间的,临期设置在到期前45天;常温奶等保质期在6个月至12个月的食品,临期是在到期前20天;一些真空包装食品、冷冻食品等保质期在3个月至6个月的,临期是指到期前的15天。江苏省张家港市市场监管局还制定了《临期食品安全管理规范》《临期食品反浪费指南》两项制度规范,明确临期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指导各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规范的临期食品专用、专人管理货架,完善临期食品专项管理制度。
相比之下,临期产品监管还没有国家标准,缺乏具体详细的规章制度,要从立法方面统一,明确“食品保质期临界”的认定标准及销售规范,为经营者销售临期食品提供统一指引与合规指南。同时,规范临期食品流通环节,建立销售机构的准入机制,明确市场准入实体与程序条件,严格进货渠道,要确保临期食品是安全食品,而非问题食品,监管部门要常态化检查,对临期食品有针对性地监管。有关部门还应制定临期食品回收、交易规范,及时检查临期食品商店的经营资质和进货渠道,督促企业严格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和保质期标识。此外,还应建立包括监管部门、经营者、消费者、社会组织、网络平台等主体的多元合作,最大限度消除临期食品销售中的食品安全问题。最后再看需求端。消费者青睐临期食品是好事,特别是作为购买临期食品“主力军”的年轻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需量入为主,适当消费;尽量通过正规渠道,选择大厂大牌,购买前看清保质期。在购买过程中,尽管食品仍在保质期内,但也应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进行判断。例如,食品出现霉变、气味改变、颜色改变、状态改变等情形,则应谨慎购买。
临期食品市场的安全需要商家自律、市场监管,也需要消费者的理性购买,缺一不可。(燕语)